武汉轻工大学紧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健康中国战略,面向营养健康产业,按照知识集成创新维度、产教协同创新维度、教学内容创新维度“三维一体”的基本思路,展开针对新工科、新农科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研究、改革与实践,打造“农工融合”人才培养创新区、创新思维培养试验区、产教融合先行区、质量标准示范区,形成“四区融合”的育人新模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问题导向
重构模式
新时代对工科、农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知识体系更新不及时,无法支撑创新能力培养;在应对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培养方面,教学内容与行业新发展脱节,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之间缺乏协同;在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虚化、考核不力、口头强调多、实际投入少的现象。
因此,武汉轻工大学组织营养健康产业领域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以适应产业新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针对以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从知识创新维度探索科教融合,创建新学科,助推学校传统特色优势学科向纵深发展,强化新工科新农科建设以及农工融合;从协同创新维度探索产教融合,不断提高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的规模与质量,形成良性互动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新生态;从教学创新维度探索理实融合(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开发新课程和课程资源,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建起本硕贯通、国内外联合培养的新体系。
成果实践取得显著效果:获批国家教育部门新工科和新农科研究与改革试点项目各1个,国家“双万”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新增交叉学科硕士点1个,本科新专业1个,通过工程教育国际认证1个,获批省级教研项目、一流课程、教学团队、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20余项,出版特色教材16部,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项目获奖200余项。毕业生升学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实现全部满意,形成了粮食行业内“轻工大”的品牌优势。学科排名进位明显,“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深度融合
协同育人
以科教融合为起点,重构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创立新学科新专业,着力解决知识体系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一方面,大力推动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融合发展。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与农学、药学、经济学交叉,创立“硒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点,设置功能食品新方向。在动物科学专业基础上开设饲料工程新专业,并以智能化饲料工程作为专业方向。另一方面,深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通过科教融合获取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科研教学的良性互动。根据营养健康产业特点,推进农工融合,以硒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的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学科群获批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搭建教学、研发、产业一体化发展新平台,着力解决教学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一是促进产教融合发展规模和质量双攀升。吸纳企业作为实施产教融合的中坚力量,与企业共建了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以下简称“国硒中心”)等各类产业研发平台20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中试生产线37个;协同育人模式改革项目“恒丰班”和“中油基地班”成效显著,粮食工程、饲料工程专业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智能化技术深受粮食行业用人单位欢迎。二是培植龙头企业,协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扩大人才培养业务内容、地域和领域范围,在多省市共建富硒产业基地和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三是“硒科学与工程”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拓展新空间。获批国硒中心,成立硒产业平台联盟,设立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建成我国首个涉硒院士专家工作站,为硒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培养人才。以李培武院士为专家组长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以多维度、全产业链为服务对象的硒科教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理实融合为抓手,开发新学科新专业新方向的新课程,强化“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实践教学环节虚化等问题。一是开发跨学科、跨专业、跨时代的新课程。打造出系列“金课”与“精品资源课程群”。出版硒学科系列配套教材和一批规划教材、获奖教材,开发“硒学导论”“饲料加工自动化与智能化”等一批新课程。二是强化多元化、渗透式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建设由基础实验、生产实践、虚拟仿真、科研训练、“双创”竞赛等构成的“五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与改进,实施多元化的场景式、渗透式的实践能力考核。三是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效融入企业家远程教学等线上实践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企业高管获批湖北省产业教授3人,聘请校外企业导师30人。
创新机制
丰富内涵
推出“三维一体”融合育人新模式。从理论出发,文理融合、农工融合、多学科交叉,重构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打造人才培养创新区;从方法着手,课程思政引领、导师制小班制试点班跟进,打造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试验区;从实践导入,产业需求牵引,加快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打造产教融合先行区;从标准出发,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打造质量标准示范区。
创立硒科学与工程新学科、饲料工程新专业、功能食品和智能化饲料工程新方向。“硒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是国内首个面向硒产业发展的学科,为建立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奠定基础,也打通了本硕连读的新通道。饲料工程专业实现学科专业的“农工融合”,功能食品和智能化饲料工程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与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架构协同育人新机制。建立“三阶段四结合”的教学新体系,按照专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培养的三阶段,优化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学校与企业培养结合、教师导学与翻转教学结合、第一和第二课堂教学结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结合,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强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与学校三方协调,突出企业、行业协(学)会、产业研究院等实体单位的实践育人功能,形成有效衔接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成效彰显
成果喜人
融合育人新模式引领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引领校内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三维一体”“四区融合”成为“四新”建设的示范样板。紧跟行业“智能化”发展步伐、打破学科边界、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做强专业特色等举措,被学校水产养殖学、动物药学等专业借鉴并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获批国家“双万”一流专业建设点,形成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国际认可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获批湖北省“荆楚卓越工程师”计划两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两个,省级教学团队两个,湖北省产业教授3人;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4部,主编硒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系列教材4部,获得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部。
校际、国际合作推动协同育人形成“新生态”。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多次来校交流学习,引入本项目研究成果,采用新开发课程资源,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同国际国内高校合作搭建校校协同平台,食品科学与工程试点班实行“2+2”联合培养模式,打通本硕连读、国内国外衔接通道。通过硒产业技术与健康中国创新平台联盟,有机整合了全国硒产业领域30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全国重要富硒地区的县市级平台中遴选的10个特别加盟成员,以及全国20个涉硒龙头企业,形成教育、研发、产业化良性互动。
校企、校地协同服务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多家知名企业设立奖学金,开设“校企合作班”,出资共建研发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编写教材。“硒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情况获央视专访播报,《硒学导论》教材、硒科普系列丛书及涉硒规程与标准被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等多家行业组织和企业采用为培训教材和行业规范。连续多年为湖北省恩施州培训硒产业发展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中粮集团、益海嘉里、正昌集团等企业培训员工,多名教师获聘企业培训师。“健康中国·我行动”百城千场公益巡讲活动受到中国食品网、湖北日报等权威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与富硒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富硒产业基地和教学实践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了粮食安全与产业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和绿色饲料与畜产品安全国际研讨会。教师团队在粮油食品、硒产业及饲料行业享有盛誉,程水源教授受聘担任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和湖北省硒产业发展专家组组长、全国粮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作为10名湖北省2020年“院士专家企业行”专家人才之一,受到湖北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刘玉兰教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硒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教师团队获评“荆楚好老师”荣誉称号。丁文平教授担任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执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祝振洲、沈汪洋教授获评“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李建文教授长期担任湖北省饲料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是全国饲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创新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构建更高层面、更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进校地、校企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媒体链接】
1.中国教育报2022年10月11日8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10/11/content_614847.htm?div=-1
2.人民日报客户端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1722236/rmh31722236
3.湖北日报客户端
http://news.hubeidaily.net/hubeidaily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110760&cId=0&tencentShare=1
4.极目新闻客户端
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872020&cId=0&fromFlag=2
5.中国食品安全网
https://www.cfsn.cn/front/web/mobile.shengnewshow?newsid=92902&sjid=17&bsh_bid=5838094909
6.生态头条
https://hjkj.cfej.net/m/view.php?aid=9240
7.人民时代
http://www.peoplesd.cn/guona/6993.html
8.中国环保新闻网
http://www.cepnews.com.cn/city/wuhan/chuangxinqudong/186242.html?1665625718
9.新农村网
http://www.xncapp.cn/city/wuhan/chuangxinqudong/2022/1012/69913.html?1665625727
10.中国经济观察网
https://www.hgc.net.cn/shishi/4144.html
11.中国财经新闻在线
https://www.ezc.net.cn/shishi/4306.html
12.中国新闻发布网
https://zxfbw.cn/index.php?v=show&cid=3&id=3471
13.今日湖北
http://www.hubeitoday.com.cn/post/5/154127
14.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53436585919382056/
15.新浪官博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23689354150438
16.搜狐新闻
https://www.sohu.com/a/592012343_120070546
17.百度新闻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review=1&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777421293341259507%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