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成色,必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今年以来,各区县以民生小事、实事为切入点,切实将“群众想要的”和“群众想做的”紧密结合起来,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抓紧抓细抓好各项民生实事,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将一件件民生“微小事”汇聚成群众“大幸福”。
济阳街道“新新向阳”暖阳吧。
济阳区:关“新”更走心 让新业态群体共享城市温度
10月27日,忙碌了一天的“外卖小哥”陈华,出门一天手机电量“告急”,于是他走进了路边的“新新向阳”暖阳吧。喝口水、歇歇脚、充充电,半小时后,工作的疲惫消散了,手机也恢复了满电,他直呼:“太便捷了!”
近年来,济阳区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核酸小屋改造等现有资源,整合党建、政务、商务和社会服务等多方力量,因地制宜在小区、主要街区、广场花园等公共场所探索建立“新新向阳”暖阳吧。虽是“小空间”,却能提供“大便利”,在城市驿站里,桌、椅齐全,配备了充电器、直饮机、共享雨伞、应急药箱等,让新业态工作群体感受到暖暖的人文关怀,真正打造了让市民冬能取暖、夏能纳凉、喝水休息、充电学习以及交流谈心的便民服务场所。
小小的便利,带来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忙碌了一天,环卫工人张大姐坐在驿站的沙发上歇口气、喝口水:“以前热了靠树荫、下雨没地方躲,现在驿站有地方坐、有空调、有水喝,真是好地方!”
“城,所以盛民也”。下一步,济阳区将在为市民提供更快捷与优质服务的同时,带动城市精细化管理,让需求与服务触手可及,让辖区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村民在孙耿街道西盐村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起步区:幸福“近在咫尺” 邻里中心打造幸福生活圈
“你们平时已经够忙了,还上门给我送药,耽误你们的时间,真是过意不去呢!”近日,家住起步区孙耿街道西盐村的张奶奶说。
据了解,西盐村的公益卫生室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孙耿街道共在28个村建了公益卫生室,所有的卫生室坚持标准化建设,做到了“五室分离”,即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处置室和药房,各室相对独立,坚持“五个统一”,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6点,雷打不动服务本村的村民。卫生室由村医坐诊,还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提供上门送药、上门输液等暖心服务,着实方便了村民。
“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用跑那么远了,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真是太方便了。”村民谈及公益卫生室就赞不绝口。
除了公益卫生室,西盐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更是村民们的“心头爱”。在便民服务中心,涵盖多样化的服务项目,比如帮村民代缴水电费、养老保险费,开展政策宣传等,专门解决老百姓的小事、杂事,服务功能愈发完善,还实现了全天开放和全年无休。
其实,公益卫生室与便民服务中心都只是幸福邻里中心服务民众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孙耿街道的10家幸福邻里中心皆以幸福院为依托,通过对村“两委”办公室、文化广场等进行整体打造,作为群众核心活动区、美丽乡村形象展示区,这也使得幸福邻里中心成为了集党建引领、助老爱幼、民生服务、睦邻和谐四大功能于一体,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的集成式、一站式村级区域性服务中心。
“我们家孩子特别愿意来这里玩,一天能来好几趟。”一位村民带着孩子来办理业务的时候说。如今,幸福邻里中心的小型游乐场成为孩子们眼中的“香饽饽”,村民对幸福邻里中心的认可度与满意度不言而喻。
为民服务,多想一点儿,再多想一点儿,这成为了便民服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的“执念”。遇事往前冲,党员带头干,正是有了这样的服务劲头,孙耿街道各村的幸福邻里中心才能够以绝对的“幸福姿态”脱颖而出,老百姓也在一桩桩小事小情中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幸福感油然而生。
天桥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天桥区:“党建+体育”深度融合 助力全民健身梦
新建全民健身场地10处,安装更新健身器材近320件,新建篮球场3个,新增健身广场小型公园4处,新建室外足球场3块……随着天桥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日趋完善,天桥区全民健身已成为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今年以来,天桥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立足体育惠民,做好体育民生,构建了“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了“抓党建、强体育、惠民生”党建品牌,推行了“1+3+N”党建工作法。
聚焦体育党建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新标识。为使党建引领促进体育惠民,天桥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与7家“红色联盟”单位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双方共过组织生活、共受党性教育、共办体育赛事和志愿服务30余次,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源泉和动力。
聚焦体育活动开展,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今年,天桥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依托“天桥区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美乡村联赛”两大主题赛事,举办球类、游泳、健身操、田径、棋类等60余场体育比赛,联合各街道举办各类社区体育赛事和趣味运动会30余次,累计参加人数近10万人次。同时,还举办中小学运动会、“奔跑吧·少年”等体育赛事,推动了“体育赛事进校园”。
聚焦体育项目推进,全民健身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天桥区通过推进天桥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天桥区体育综合体项目、天桥电竞产业园运动中心项目及天桥国际文化体育产业(冰雪馆)项目策划,为周边房产、体育产业回暖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用地1.4万平方米的天东地块“体育公园”项目,建成后将是天桥区首个体育公园。
党建活动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是天桥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探索党建工作新方式、新途径的重要方向。下一步,天桥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将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力、感召力,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全区实现全民健身梦。
市中区杆石桥街道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市中区: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居民生活有滋有味
为持续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命力,市中区杆石桥街道始终坚持把群众所需、所求、所想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有声有色的多样活动,全力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文明新风在杆石桥遍地吹拂。
“岁数大了,智能手机就成了看世界的工具,昨天学习用微信,今天学会给老伴点外卖,每天在这儿的时光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让居民李大爷赞不绝口的,正是杆石桥街道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的优质服务。从智能手机班到八段锦太极拳,缤纷的活动使辖区退休老年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常客”,他们是杆石桥这首“文明曲”上不停欢快跃动的音符。
为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宣讲阵地、志愿服务阵地、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阵地,杆石桥街道从搭平台、建队伍着手,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夯实阵地建设,按照“五有”标准,高水平打造了9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紧贴群众实际需求,积极建设富有特色的“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四点半课堂”、科普体验中心、工匠坊等,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成为“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阿姨,您照照镜子,看看这发型合您心意吗?”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一场公益理发活动引得老人们交口称赞。
杆石桥街道不断激活服务资源,延伸服务触角,推动志愿服务走向精准化、便利化、常态化。为更好服务居民群众,志愿者们通过走访摸排,进一步收集居民的“微心愿”,听取群众的“金点子”,切实把准群众需求“脉搏”,提供精准高效服务。同时,不断深化“五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普及文明风尚、整治环境卫生、维护社会秩序、关心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活动,打造了拾柴志愿者、先锋少年·追梦永绥、“聚力Family”志愿者服务联盟项目、“社区微实事”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既丰富了志愿服务内涵,也赢得了辖区群众赞许。
工人正在为路灯杆刷新漆。
莱芜区:灯杆添彩刷新漆 “小路灯”照亮“大民生”
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不仅点亮了居民的回家路,也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暖意照进居民心中。
近日,在莱芜区的部分路段,有工人师傅正在高空作业升降台上给路灯杆“换新装”——对路灯杆进行全面粉刷换新漆。据了解,此次主要是对城区长勺路、胜利路、凤城西大街等5个路段、1710根路灯杆进行全面粉刷,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粉刷工作。
由于城区部分主要道路路灯杆安装时间较久,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造成了老化、脱皮等现象。加之对灯杆上小广告的清理,使得杆身伤痕累累,大部分已掉漆、生锈,影响使用寿命和城市容貌,也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美化市政设施、延长灯杆使用寿命,打造美观、整洁、有序的城市容貌,莱芜区城市管理局户外广告与照明服务中心科学筹划、细致安排,结合路灯设施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路灯杆粉刷工作。粉刷后的路灯杆不仅“颜值”得到提升,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路灯杆“换新装”,是莱芜区城市管理局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莱芜区城市管理局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常态,下足“绣花”功夫,为市民提供整洁优美舒适的市容环境。坚持精细化保洁和24小时开放,持续深化爱心公共卫生间联盟,开放社会公共卫生间150座,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方便、整洁的如厕环境。加快实施智慧路灯样板工程,在重要交通工程节点、重点部位设置智慧路灯,搭建智慧路灯管理平台,拓展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智慧交通、LED显示屏、网络覆盖等功能服务,逐步实现全区一张网管理,切实为群众生活出行提供便利。■本报记者张群 刘阳 张素芬 毕研敏 通讯员 张凯 刘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