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获FDA批准上市的中药(植物草本药)

facai369 现代审美 2024-12-11 8 0

首个获FDA批准上市的中药(植物草本药)

   生物通综合: 冲破美国处方药防线 一种绿茶提取物获FDA批准用于局部(外部)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其首个获批的重要意义在于带给国内产业宽广的想象空间 中国的中药已经有10个产品进入到美国NDA阶段。其中,复方丹参滴丸取得了IND号,康莱特注射液已经通过I期临床准备进入II期临床。2005年初,绿谷集团生产的双灵固本散在美国FDA取得Ⅰ期临床试验许可。 2006年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绿茶的专用提取物作为新的处方药,用于局部(外部)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这种被称为Veregen (Polyphenon E) 的新药是FDA根据1962年药品修正案条例首个批准上市的植物(草本)药。该法案要求所有的药物在投放美国市场前必须经过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 植物药“R”字第一 Veregen的活性成分Polyphenon E是一种特有的植物化学混合液,取自绿茶树叶的纯净萃取液。绿茶与红茶、乌龙茶不同,用于制造绿茶的叶子由于没有经过发酵过程,从而保留了更多的高抗氧性多酚化合物,即茶多酚。 经动物和人体内部和外部测试,Polyphenon E已经被证明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就FDA的药物批准程序而言,Polyphenon E 软膏的安全性和功效在两项前瞻性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明。该项研究在接近400名患有外生殖器/肛疣的成人中进行,所患疣的数目从2~30个不等。受试人员每天使用药膏3次,直到所有的疣被清除为止。在两组临床试验中,完全清除所有疣所用的平均时间分别是16周和10周。而用药部位的皮肤则出现了一些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红肿,发痒,灼烧,疼痛/不适,溃疡以及局部硬化。 在美国,Polyphenon E 软膏只能以医生处方的方式来购买。虽然它不能完全治愈疣(新的疣可能会随着该药膏的使用而产生),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这种新药将为疣的治疗增加了另一种业已证明的方案。该药由德国一家生物制药上市公司MediGene AG研发,并由新泽西州费尔菲尔德的布莱德利医药公司负责美国市场的推广。 MediGene AG还在努力 MediGene AG是德国的一家公开上市的生物制药公司,其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马丁斯里德镇,并在英国牛津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子公司,是第一家将该植物药投放美国市场的德国生物制药公司。 目前MediGene AG的第2种药物也已经通过了FDA的审批。同时,公司的第3种药物——用于治疗红斑痤疮的Oracea,最近获得了美国药物公司CollaGenex的许可,投放欧洲市场。此外,还有几种药物的研究目前正处于临床发展阶段。MediGene AG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在抗癌和自体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据MediGene AG公司预计,Polyphenon E软膏的最高潜在销售额每年将达到1亿美元。这种药将由MediGene AG公司在美国的合作伙伴布莱德利医药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BDY)进行市场销售。该公司预期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销售这种产品。该公司的两个下属子公司将负责Polyphenon E软膏市场份额15%的销售,其中Doak Dermatologics 将向皮肤病科医生推销该产品,而布莱德利的另一家子公司——Kenwood Therapeutics将负责向产科和妇科医生推广该外用疗法。 监管的突破 “这是一次监管的突破。”非赢利的美国植物学会创建者和执行主任马克·布鲁蒙萨尔说:“一种复杂的草本制剂得以作为处方药进入美国市场,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一次。” 植物药物方面的专家、医学博士弗雷迪·安·霍夫曼说:“一个新的药物行业已经在美国诞生了——或者可以说重生了,那就是多分子植物药行业。”作为FDA的前官员,霍夫曼是华盛顿特区HeteroGeneity, LLC的创始人,这家咨询公司主要从事以植物为基础的药物推广。 “虽然FDA里面的很多的人并不这么认为,但是对这一药物的批准是该机构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她同时表示,“这证明了FDA不仅仅把植物当做食物和辅食,也认为它们可以作为处方药来使用。这将会极大地激发人们对于植物临床使用方面的深入研究。同时,随着一定的市场需求,药物制造商也更乐意继续他们产品的医疗适应症的研究。” 霍夫曼还认为,FDA的这一决定将会对处理正在激烈进行的争论起关键的作用。目前,人们正在对植物药在医学方面的安全使用进行热火朝天的探讨。“健康专家、保险从业者以及消费者必须认识到这种新药并不是一种营养补充或选择性的疗法,而是一种主流的治疗方式。现在,其安全和功效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临床证明,并且跟所有化学或生物药物一样获得了FDA的批准。这一批准实际上为一个新药行业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这种新的植物药或多分子药物比起各种合成或生物产品是否有更大的成本优势?霍夫曼博士认为,现在判定还为时过早。“在人们确定这种药物比起其他药物更能节省成本之前,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植物药获得批准。”她补充说:“但是,在其他国家和文化中,人们传统上、历史上甚至目前都将植物当作食物和添加剂,这一事实将有助于缩短其在美国被视为药物的进程。” FDA将植物药物定义为一种专门含有来自植物、藻或真菌成分的产品。和传统的由单一化学成分构成的药物不同,植物药物含有复杂的自然生成的化学混合物。为了更好地评估草药混合物,FDA在2004年6月发布了《植物药品研究指南》,它为潜在的植物药品制造商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描述了植物药品的应用过程,并就化学合成产品如何满足FDA严格的“新药物”评审过程的要求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 留给我们的思考 MediGene AG的绿茶提取物获得了FDA批准,其成功的关键主要是选择了以外用药作为突破口来进行注册,这样,审批相对容易通过。Polyphenon E能顺利获得FDA批准,还有一点就是德国人在软膏的安全性和功效两项前瞻性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中获得了重大进展,从这点上来看,德国人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目前,在等待美国FDA审批的植物类药品有60~70种。最前沿的绿茶得到了批准,接着是日本津村的柴苓汤,1994年已经完成Ⅱ期临床且得到美国 FDA 承认,作为药物在美国临床上使用。德国Schwabe公司的银杏提取物也正在美国FDA的申报阶段。中国的中药品种走在前列的已经有10个产品进入到NDA的阶段。其中,复方丹参滴丸取得了IND号,康莱特注射液已经通过I期临床准备进入Ⅱ期临床。2005年初,绿谷集团生产的双灵固本散在美国FDA取得临床试验许可(IND号:71810),目前I期临床试验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紧张进行。 从历史上看,植物药销售实现全球的突破都是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德国Schwabe的银杏制剂在全球的销售额每年为5亿美元,其主要突破点是进行了临床验证及药理、毒理的系统试验,用科学的数据(西医认可的)证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阐明了植物药的有效部位和毒理、药效的关系,并将GAP作为重点改进。 日本津村以《伤寒论》为基础的汉方药年销售额在8亿美元左右,主要突破点是在制剂的工艺水平上,在质控和GAP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国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但在植物药的国际化方面再次落在了德国和日本的后面。 我们是时候努力直追了! 中国最大医药合资:联合美华获广州医药50%股权   创中国医药商业合资最大单   在此之前,广药集团旗下的王老吉药业、白云山中药厂、侨光制药都分别与外资成立了合资公司。此番广药的合资模式与前几个子公司合资模式如出一辙:双方各持股50%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广药”)历时两年多的寻求外资合作之棋终于落定。   昨日,广药与联合美华有限公司(下称“联合美华”)在广州宣布,双方已于27日签署协议组建合资公司。而这将成为目前我国医药商业领域最大的合资案。   根据协议,联合美华将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方式取得广药50%的股权。为此,联合美华将支付现金约5.45亿元,其中用于增资金额4.85亿元。   股权转让和增资完成后,广药的注册资本增至4亿元。与此同时,广药的大股东——广州药业(11.45,-0.19,-1.63%)股份有限公司(600332.SH,下称“广州药业”,现合并持有前者96.99%的股权)的股权将被缩减到50%。   广药改制更进一步   这已是广州医药集团自2004年新管理层履新以来推出的第四个与外商合资的子公司,在此之前,广药集团旗下的王老吉药业、白云山中药厂、侨光制药都分别与外资成立了合资公司。此番广药的合资模式与前几个子公司合资模式如出一辙:双方各持股50%。   自2004年以来,广药便开始寻求与外资的合作,与联合博姿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博姿”)旗下欧洲联合医药的洽谈也于2005年便开始。广药集团董事长杨荣明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与国外的商业企业相比,国内商业的规模和专业化差距很大。”   “广药主要着眼于通过合资引进新的代理品种、资金及管理机制,而外资看中的则是广药的分销网络以及中国巨大的药品消费市场。”广州药业董秘何舒华表示。   广药主要从事药品批发和配送业务,公司2005年销售额约为64.37亿元,2006年上半年销售额约为37.16亿元(未经审计)。按照销售额计算,该公司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批发商,目前在中国医药商业排行榜上位列第五。   联合美华是为本合作项目组建的新公司。该公司的两个股东分别为联合博姿的全资子公司联合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及美国美华医药有限公司(下称“美华医药”)。截至2006年9月30日,联合博姿的年度销售额达到280亿美元,为欧洲最大的医药批发和零售商。美华医药是首家通过并购国内企业取得中国医药批发执照的外商独资企业。   此次成立的新合资公司董事长将由外方派出,副董事长由中方派出,总经理由中方提名,财务总监由外方提名,而公司的日常管理则主要由中国本地的管理团队负责。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合作除了有助于扩大广药在医药批发和零售领域的市场份额外,还将减少其财务成本。   商业合资破局   事实上,自2004年12月中国医药商业对外资开放以来,国内大型医药商业企业便纷纷开始与外资商业企业的合作谈判,包括上海医药(10.17,0.42,4.31%)、重庆医药、北京医药、南京医药(9.24,-0.01,-0.11%)、海王潍坊等都先后传出了与外资合资的消息,但最后都无果而终。目前国内排行第一的中国医药集团也在酝酿与外资的合作。   “如果是自建网络、本土化销售,无疑成本太高,所以说独资的形式相当一段时间还不会很多;如果是合资形式,目前国内又缺乏足够规模、专业化的合作伙伴。”九州通医药集团董事局秘书牛正乾对记者分析。   在此之前,瑞士永裕新兴医药、美国美华医药、日本日美健公司和日本华钟高科医药公司都在国内设立了独资或控股商业公司。但据悉,由于销售网络和物流建设成本过高,这些企业目前仅限于分销业务,其中的代表是永裕新兴,走的完全是国外药品品种的纯代理模式。   目前,合资公司的成立还须经广州药业股东大会及类别股东会通过,并须获得相关政府部门批准。(陈婧 邢少文) 卫生部将建医药购销商贿记录 卫生部昨天印发的《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中明确,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被列入当地商业贿赂不良记录记载中,两年内将不得以任何名义、形式购入其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 卫生部指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采购与使用其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务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如有如下几种行为中的一种,就应当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这些行为包括:经人民法院判决认定构成行贿犯罪,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以贿赂立案调查,并依法作出处理的;因行贿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卫生部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建立本行政区域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将在卫生行政部门网站上公布。 此外,卫生部还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医疗机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务人员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都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及时调查核实。医疗机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务人员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罚,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执业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在医疗机构对收受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医疗机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和医务人员,必须给予处分。 关于印发2007年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各直属单位: 现将《2007年中医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我局。 二○○七年一月二十二日 2007年中医药工作要点 2007年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继承创新,努力发挥特色优势,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防治疾病能力,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中的作用,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一、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 继续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做好县级中医医院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在乡镇卫生院改建中加强中医科、中药房服务基本条件建设。抓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县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继续开展全国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地区建设,研究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建立完善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激励机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县级中医医院专科专病技术骨干培训工作,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和乡村医生中医专业学历教育,认真总结,加强管理。继续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医药工作受援面。 各省(区、市)在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工作中要落实好中医药相关政策措施,研究探索中医药补偿政策,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选择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二、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满意的中医药服务 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有关中医药的政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要充分纳入中医药服务的内容。合理配置城市中医药资源。对于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标准,合理配置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员。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市(地)辖区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以转型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针对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流行趋势,开展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中医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中医药技术支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中药目录,研究制定基本医疗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规范和标准。建立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吸引和鼓励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继续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 三、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继续实施《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2006—2010年)》。切实做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的实施,适当扩大省份,增加治疗人数,总结阶段性经验,研究制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加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基地建设,探索总结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经验。总结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肝炎、肾病、肿瘤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经验,针对重点病种,筛选、优化诊疗方案,形成规范并加以推广。继续开展氟骨症、矽肺等地方病、职业病中医药治疗工作,形成氟骨症中医药临床诊疗指南。继续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它新发传染病中医药防治研究。组织开展急诊急救、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四、加强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能力建设 开展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重点项目建设,引导中医药机构认真做好各项中医药服务。做好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实施。启动实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在全国建设10个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强化中医临床科研能力,促进中医药重点学科合理分布,突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点领域,在重大疾病、疑难疾病的防治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和科技创新能力;对200余所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进行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使其成为规模适度、科室设置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人员结构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服务质量优良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全面实施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项目。开展中医专科重点建设、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开展城市社区中医人才培养、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县中医院中医专科技术骨干培养、中医临床特色经典理论培训;开展中医优势临床重点学科建设、中医临床重点研究室建设;开展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建设。 研究建立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在中医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保持发挥特色优势的评价标准。建立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对各级中医医院设备配置、科室设置、病房建设、人员配备、临床诊疗的中医内涵要有明确要求。根据《关于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指南和三级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细则,组织开展评价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继续组织开展各学科学术现状、特色优势评价。 五、加强中医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引导中医医院转变观念,坚持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始终把保持发挥特色优势作为核心任务。在大型综合性的中医医院,针对重大疾病、疑难疾病的防治,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巩固和提高中医药在一些疾病或一些关键环节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加强病房中医药业务建设,选择一些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的病种,探索主要应用中医药手段进行治疗的中医病房模式;积极开展传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工作。引导部分城市二级中医医院向中医专科医院发展;引导县级中医医院走小综合、大专科的路子,以中医药为主要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加强对中医医院院长的培训,明确院长责任,改善医院管理。按照中医医院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现代诊疗仪器设备。严格医疗服务规范,按照中医理论审查内外、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加强人员与技术的准入管理,规范中医医院和中医医师应用现代高新医疗技术的诊疗活动,实行应用中医药新诊疗技术的分级管理。继续推行中医医院院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规范医院收支管理,改革不适当的经济激励机制。根据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思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在劳动人事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持发挥特色优势的机制。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特点,继续办好惠民病房。 六、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提高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和水平 贯彻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相关制度,采取多途径、多方式加强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开展中医临床人员中医经典理论培训。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探索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建设一批中医药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完成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组织实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加强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宏观指导。与教育部共同制定《中医药教育发展纲要》,提出高等中医药教育专业设置要求,明确办学方向。完成中医药教育发展战略、人才成才规律及培养模式等研究,深入探索继承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七、加大科学研究力度,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贯彻全国中医药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突出重点,明确方向,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保持与发挥。加强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方案和“治未病”技术方法的总结研究,深入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的研究,做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项目、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的组织实施,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促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大力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继续实施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研究项目,落实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加强中医药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建设好一批中医药重点研究室,继续推动中医药科研实验室的评估工作。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改革,提高中医药科技的效率和效益。 八、继续加强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工作 继续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加强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完成第一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任务,开展第二批建设工作。启动局“十一五”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建设。筛选、优化、推广一批中西医结合优势单病种诊疗规范。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举办西医师学习中医高级研修班。 贯彻第三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精神,以发掘整理总结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全面推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有完整理论学术体系的,要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提高防治疾病能力;对有部分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要规范升华实践经验,研究推广特色诊疗技术,整理和逐渐完善基础理论;对民间经验和验方、医学资料处在整理阶段的,要加强对民间经验和验方的整理;对尚待发掘整理的,要努力发掘。开展重点民族医医院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做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民族医药发展关键问题研究”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医药本科教材编写工作。扩大傣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点范围,开展朝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点工作。 九、推动中医药立法进程,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 继续开展调研和论证,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做好中医药立法工作,推动中医药法早日出台。继续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各地要结合地方中医药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大实施力度,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执法监督检查。加强“五五”普法宣传,大力宣传卫生、中医药等法律知识,提高全行业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大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逐步构建中医药标准体系。年内完成《中医内科名词术语》等23项国家标准制定,继续组织开展中医药名词术语、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病证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的编制工作,完成《中医内科病证诊疗指南》等50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开展中医药标准化人才的培训。 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加大对中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和中医医疗服务的监管。根据新修订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考核办法》,做好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试考核工作。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医疗广告的审批和监管工作。 十、加强中医药对外及港澳台交流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扩大与政府间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加强政府间合作项目的协调,确保双边合作协议的落实。巩固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成果,扩大与东盟、欧盟和非盟等国际多边组织的合作。积极参加国际卫生活动,发挥在有关国际传统医学的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应有作用。认真落实两部一局《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国际科技合作。 组织开展境外中医药及各国传统医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建设一批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基地,建立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专家库,实施中医药引智项目,加大外向型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和网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组织制定《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年规划(2007—2016)》,适时召开全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做好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 继续推动新形势下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十一、加强行风建设和新闻宣传,弘扬中医药文化 以建立健全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为重点,稳步推动中医药行业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正气,宣传先进典型,树立良好形象,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经常性教育,保持高尚道德情操,遵纪守法,拒腐防变,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强化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收支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纪律,严肃处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开展多种形式的新闻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舆论的主导权,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强化中医药新闻发布制度,加大对“名院、名科、名医”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等活动,创建宣传教育基地,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 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欢迎海外参与 记者从正在此间举行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7年,首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将作为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重点得到积极推进。 用针灸、推拿按摩、食疗药膳、气功等中医方法进行保健养生,用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肿瘤、艾滋病等重大疑难疾病……今后,世界各国的人民将更多地体验到中医药的疗效。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整合国内中医药资源,通过政府、非政府的渠道以及各种方式寻求中医药国际合作机会。 据介绍,目前中国已与世界70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的政府协议;中医先后在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以法律形式得到承认和保护;中国中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已出口到135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中成药品种已在一些国家通过国际药品注册正式上市。 根据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国将通过国际合作实施六项优先领域和重点内容,包括开展神经精神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的中医治疗、预防和养生保健临床研究;研究并促进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产品,增加中医药在国际医药保健市场的份额;建立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双边或多边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 以中医药国际合作计划为重点,科技部等部门制定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建立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各5至10个;联合完成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作用机理、有效防治方法和新药研发课题100项;在国外完成10个具有市场潜力的中药品种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