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副业赚钱、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进行自主创业都是把自己交给市场
通过副业赚钱、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进行自主创业都是把自己交给市场,让市场检验自己的价值,在这一点上,它们和上班的逻辑完全不同。
市场讲究的是市场规则,看的是竞争力,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千万不要轻易把自己扔向市场,这样通常很难在市场中立足。
2
要增强个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是必须的
要获取流量,要创造价值,个体免不了要输出内容,这里所说的内容具体体现为某种产品或服务。输出必然意味着消耗,如果只有输出,没有输入,就是“吃老本”,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内容枯竭。
3
成为某个领域的唯一,是获得最强竞争力的方法
3.1
如果成不了唯一,至少也要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这样才能在这个领域中立足。
传统商业世界中有个“127 法则”,讲的是在几乎所有的产业中,都是头部的 10%赚钱,中间的 20%持平,剩下的 70%陪跑。互联网加速了信息流通,扩展了人们的认知边界,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但很多与互联网相关的商业模式比 127 法则还要残酷,不是头部的 10%赚钱,而是只有头部的 1%赚钱,剩下的 99%陪跑。
3.2
选准领域,找准赛道,在自己最具独特优势的领域中深耕,力图成为这个领域的头部
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我们会发现增强竞争力的第一步不是闷头学习,不是死磕努力,更不是盲目坚持,而是先选准领域,找准赛道,在自己最具独特优势的领域中深耕,力图成为这个领域的头部。
如果当前没有独特优势,所选领域的同类项基数依然很大,那么就要选择一个维度进行单点突破。
3.3
策略是通过出书和做线上课程提升竞争力
我在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个人 IP 前,市场上早有很多管理专家和行业名师。我虽然有世界 500 强人力资源总监的标签,但粗略估算,中国拥有这个标签的人超过 3 万名,其中想个体崛起的也不在少数。3 万分之 1,竞争优势并不显著。
怎么办呢?
我的策略是通过出书和做线上课程提升竞争力。
(1)我出版了 20 余本图书,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出书数量的 TOP1。
(2)我的图书的销量超过 30 万册,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销量的 TOP1。
(3)我的付费线上课程的播放量超过 100 万人次,免费线上课程的播放量超过 500 万人次,据统计,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品类线上课程播放量的 TOP1。
3 个 TOP1 让我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同类项成为 1,于是我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拥有了非常强的竞争力
4
找不到机会,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视野局限于主流范围内,我们只顾盯着那些竞争已经白热化的部分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领域,很多被人忽略的细分领域,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在竞争已经白热化,甚至呈现出少量头部赢家通吃现象的市场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机会。
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成熟市场中崛起,就要学会运用错位竞争策略。所谓错位竞争,指的是当人们进入某领域时,不要直接参与这个领域肉眼可见的白热化的竞争中,避开主要矛盾,避开同质化,依靠自身独特的优势另辟蹊径,让自己从不同维度参与原本的竞争。通过错位竞争改变竞争格局,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5
图书和线上课程方面的优势能让我避开线下课程市场的正面竞争,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我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竞争就采用了错位竞争策略,我之所以选择从图书市场和线上课程市场突破,正是因为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只关注线下课程市场,在某个局部拥有很好的口碑和很强的影响力。图书和线上课程方面的优势能让我避开线下课程市场的正面竞争,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6
任何人都是基于底层假设思考和行动的
底层假设告诉人们为什么自己会这样看待这个世界,底层假设让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想法,驱动着人们行动。
人们思维的局限性,正是来自底层假设的局限性。人们行为的不理性,也来自底层假设的不理性。底层假设就像底层操作系统的代码,软件如果有问题,可以重装软件,但操作系统如果有问题,要么根本装不上软件,要么会让装上的软件无法正常运行。此时,人们的一切思维和行为都会有问题。
7
例如很多人有类似这样的底层假设
(1)智商低的人一定不会有成就。对应思考:我上学时学习成绩就差,说明我能力平庸,所以我一生注定碌碌无为。
(2)没有资源的人一定做不成事。对应思考:我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不认识什么达官贵人,没有资源,所以我什么事都做不成。
(3)形象差的人一定没办法从事露脸的工作。对应思考:我的长相很一般,所以我不可能从事影视行业的工作,我就算拍了影视剧也不可能成名。
(4)机会都是留给年轻人的。对应思考:我现在已经 40 多岁了,什么都比不过年轻人,年纪大了,没机会了。
(5)男人天生就是比女人强。对应思考:我是个女人,就该相夫教子。我的事业做不好是应该的,赚钱养家的事就留给男人做吧。
这些底层假设显然都是比较负面的主观假设,长期任由这些底层假设“滋生”,它们会逐渐变成一种“信念”。一旦成为信念,思维就会僵化,将很难被改变。很多普通人无法崛起,正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存在大量限制性信念(LimitingBeliefs),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思考。
8
想增强思考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1)静下心来,发现自己思考过程中的底层假设。
(2)把主观的、负面的假设替换为客观的、正面的假设。
(3)找到那些已经成为信念的假设,把限制性信念转变为开放性信念。
知道了底层假设和限制性信念的原理后,个体要想崛起,首先要像为操作系统编码一样,给自己编出有利于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底层假设。对有利于个体崛起的底层假设,要坚决保留;对不利于个体崛起的底层假设,要坚决删除。
9
我有 5 条比较积极正向的、有利于个体崛起的底层假设
(1)每天做同样的事,只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如果对现状不满,必须做出改变。
(2)做每件事都有方法,找对方法,就能做成事。如果没有做成事,大概率是没找对方法。
(3)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资源来达成目标。如果资源不足,大概率是资源没有被发现。
(4)这个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在行动并获得反馈后,发现暂时没有达成目标的情况。
(5)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有危机,也会有转机;有挑战,也会有机遇。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这些底层假设看起来像心灵鸡汤或成功学里面的内容?其实不论是假设,还是信念,解决的都是人“相不相信”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从骨子里就不相信这些底层假设,那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起作用;如果一个人从骨子里就对这些底层假设深信不疑,那他成事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10
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我能出 20 多本书
不论自己是什么情况,首先不要把自己想得太差,找到自己的优势,任何人都有一个领域是别人比不上的。自证预言的正确用法,不是首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比较弱小的人,而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很强大的人。
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我能出 20 多本书。其实在我还没出书时,我的自证预言就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著作等身”的畅销书作家。著作等身是个略显夸张的形容词,表示一个人出过的书很多。而我追求的著作等身,是不带任何夸张意义的。
如果把著作等身变成一个数学问题,我出的书的长度大约是 23.5cm,厚度为 1.5~2cm(平均为 1.75cm),我的身高是 174cm,所以如果把书竖着放,8 本书(174÷23.5 后取整)的长度就是毫不夸张的“著作等身”。如果把书平着放,大约需要出 100 本书(174÷1.75 后取整)才能“著作等身”,这也正是我的目标。
很多人看到 100 这个数字时会觉得吓人。理性地看,出 100 本书的目标能不能达成呢?当然可以达成,每年写 5 本书,20 年就能完成;每年写 2 本书,50 年就能完成。所以这件事最后会演化为一个数学运算问题和时间分配问题。
11
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一生写过 300 多本著作
其实 300 是个非常保守的数字,关于大仲马究竟写过多少书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说他的著作超过 1 300 本。世界上出书超过 100 本的大有人在,我为什么不能是其中之一呢?
其实放弃一切无关领域,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如何达成某件事上,又有多少事是做不到的呢?敢想的人就已经比那些不敢想的人离想法更近了。就算最后失败了又如何呢?
成功和失败都会让人成长,成功会让人“长叶”,失败会让人“长根”。只有一件事不会让人成长,那就是什么都不做。只要做,就对了,一定不会错。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不是 X,不配得到 Y,于是就什么也不做
12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认知框架来解读这个世界。对相同事件的不同解读源于人们不同的认知框架
“写书哥”用了 1 年半的时间,微博粉丝数量便达到了 60 万。他的微博以文字类内容为主,属性为偏成长类的干货工具、做事方法和思考方式。“写书哥”在做微博博主的过程中,经历过很多挫折,我好多次都听他说想放弃,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写书哥”对微博的评价是,微博是一个非常适合个体崛起的自媒体平台,文字类内容在微博上是有生存空间的,普通人也是可以在微博上通过文字类内容崛起的。
13
想法比较多、目标比较多时,该怎么办?如何应对目标纠结?如何理清行为动机?
有一些人,在微博刚火起来时,投身做微博内容。微博内容还没做出起色,微信公众号火起来了,这些人又投身做微信公众号内容。后来抖音火起来了,这些人又去报班学拍短视频。结果他们手里自媒体账号一大堆,但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都没有。互联网上几乎所有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都是先在单个平台实现单点爆发,流量稳定后再尝试转战其他平台。
14
判断要不要做某件事,关键是看这件事符不符合自己的核心价值。如果符合,可以考虑做;如果不符合,那么就算这件事看起来再好也不要做。
人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的需求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必然要求人们做出选择。当人们做出选择时,内心应有标准,什么最重要,什么次重要,什么不重要,这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很多人做选择时的纠结,找不到方向的苦闷,都源于没有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只想模仿别人的人生。
15
少想点,多做点,把时间用在把事情做好上,把精力用在如何成为头部上,不是更好吗?行不行不是想出来的,不是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某线下课程机构拉我进讲师群,讨论进军线上的宏图大业。机构老板看我做线上课程的经验足,便主动找我聊这方面的内容。第二天我就给了他一个方案,然后就没了动静。后来我看讲师群里大家每天都在聊伟大的理想,聊正确的废话。从春节聊到年底,聊了一年也没见谁真正做出什么。
16
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工作狂”,我确实是个对做事乐此不疲的人。
经过反思,我的结论是由于成长或经历等原因,我缺乏安全感。这种底层感受被放大到情绪上,变成了一种情绪能量,推动着我行动。
我的行动力的来源实际上是一套“算法”。对现状的不满促使我为自己不断设定目标。“缺乏安全感+设定目标”,让我具备了非常强的行动力。行动力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失败时,失败反而会进一步激发我的行动力;取得成功时,我就设定接下来的目标。这套“算法”自成一个增益式闭环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17
情绪是人类最大的能量来源
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期待-现状。
期待与现状之间的差距越大,产生的情绪越大,情绪带来的能量也就越大。我总是有意无意地让期待值更高,让现状值更低,于是不断产生对现状不满的情绪,从而驱动自己不断设定新的目标。缺乏安全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期待值,降低现状值。
实际上,情绪不仅与人的行为有关,还与人的记忆有关。很多人记不得多年前某件事的具体细节,却能记住当时的某种情绪,当时的情绪越激烈,与情绪关联的事物越重要,记忆越深刻。
18
对做某件事毫无情绪或抱有负面情绪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他们明知道做某件事对自己来说是好的,但就是不愿意做这件事,例如明知道学习对自己有帮助,但就是不愿意学习。我说是因为他们对做某件事毫无情绪或抱有负面情绪。
19
真相是,保证人们高效运转的其实是“习惯”,而不是自制力。
19.1
想一想高考前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人们被动地养成了多少习惯?
大家每天规律地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每个月、每个星期、每天需要学习或复习什么,老师们替我们规划和安排得非常好。
在那种环境下,人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就像每天早上起床后都去刷牙洗脸一样自然。想一想人起床后刷牙洗脸的过程,即使我们睡眼惺忪,这套流程也仍然能精确无比、毫不费力地执行下去。这个过程需要自制力吗?
同样,高考前的复习生活,不需要太强的自制力。但进入大学后,一切都变得比较自由了。没有了高中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人们便忘记了那些被动养成的学习习惯,于是出现了各种自我放纵的行为。
19.2
另一个误区是,人们以为自制力一旦形成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实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就像肌肉力量一样。这个结论已被诸多心理实验证实。当人们饥饿难耐,面对一桌全都是自己喜欢的菜肴时,本来可以随便吃,却偏偏告诉自己要克制,不能吃;当人们在一个本来可以休假放松、享受生活的时刻,偏偏告诉自己要克制,不能休闲、不能玩。
面对这样的情景,人们每拒绝一次,其自制力就消耗一分,如果面对的诱惑太多,总会有一个时刻,人们会“累”到无力抵抗。自制力的强弱与智商一样呈正态分布。确实有人自制力超群,也有人自制力极差,但这两部分人在人群中都占较少的比例,绝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状态——不好也不坏。
19.3
肌肉力量有极限,自制力也有极限
生活中,人们面对的诱惑非常多,靠后天锻炼养成的自制力根本不够用。其实,精英群体的高效率并非因为其拥有超强的自制力,而是得益于后天构建的习惯体系。明确如何用有限的自制力构建习惯体系,形成自主自发的行为,才是好好做事的关键。
20
认知是养成习惯的顶层条件,是指自己向自己解释“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有人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因为他们相信早睡早起对身心健康有好处。为什么有人要养成每天学习两小时的习惯?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对事业发展有好处。
相反,为什么有人对养成早睡早起和每天学习两小时这种习惯并不在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骨子里不相信这与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有关系。实际上,它们有没有关系是“事实”,人们认为它们有没有关系是“信念”。强化信念有助于获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馈。
21
养成习惯必须有规律地重复某个行为
例如,有人回家一开电脑,就会不自觉地先打开游戏;有人一到办公室,就会不自觉地先泡一壶茶。在养成新习惯的过程中,自制力就是用来修正那些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旧行为,并将其替换为新行为的能力。
如果你平时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在这个环节你会比较痛苦。例如你平时有睡前一小时玩手机的习惯,现在要改成睡前一小时看书。这将是与旧习惯的反复拉锯的过程。因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需要自制力去纠正旧行为,还需要在新行为结束时获得一定的正向反馈。
22
从培训民工到名师的转化
以培训行业为例,同样是公开讲话传播思想或教人知识,拿劳务费的讲师的变现能力不如拿授课费的讲师,拿授课费的讲师的变现能力不如拿出场费的讲师。
在培训行业,有个很难听的词叫“讲课民工”,指的是靠每天给别人讲课维生,却赚得很少的人。这类人的特点是几乎每天都像普通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地讲课,月收入也像普通上班族一样。
很多人羡慕培训师的工作,认为培训师是一份高薪职业,于是在不具备势能优势,甚至资历尚浅时,就盲目地投身于这个行业,结果因为积累不够、经验不足,很容易沦为“讲课民工”。他们可能工作不断,但一直只能拿微薄的劳务费。
当然,“讲课民工”并不是没有未来,持续授课能够锻炼授课能力。一般随着对知识的深入挖掘,经验的不断积累,课堂呈现效果的持续优化,也会出现一批名师。但名师大多不是因为在培训行业做久了“熬”成的,而是积累了某个维度的势能逐渐变成名师。所以从本质上看,这是一场比势能的游戏。
23
从“讲课民工”到名师的转化是一场质变
成为名师后,讲课收入会转化为授课费。名师具备一定的势能基础,其授课机会具备一定的稀缺性。此时个体的商业价值显现,变现能力将大幅度增强。
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在公开场合讲话,收入会变成出场费,变现能力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强。拿出场费的 IP 通常不轻易出面,而且出场费通常并不是这类人主要的收入来源。这类人的公开讲话具有很强的稀缺性,而且具备很强的聚集效应,会吸引很多人慕名而来。
24
任何一个想要在互联网商业世界实现个体崛起、提升个体价值、获得强变现能力的人,都有一个通用的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势能
势能越高,变现能力越强。高势能对应着强变现能力,中势能对应着中变现能力,低势能对应着弱变现能力。实际上,势能的差距就是影响力的差距,是稀缺性的差距,本质上也是竞争力的差距。高势能带来强竞争力,自然而然会增强变现能力。
不论是追求通过副业赚钱的上班族、自由职业者、独立创业者,还是暂时无业的宝妈,任何一个想要在互联网商业世界实现个体崛起、提升个体价值、获得强变现能力的人,都有一个通用的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势能
25
在所有能投放的垂直领域的在线学习平台中都投放了我的线上课程
平台为了赢利,需要想尽办法推广优质师资的优质课程。同质化平台在竞争过程中,会观察不同老师的课程的销量。课程销量越高,平台越期望能主推。这就形成了马太效应,我的课程因为内容质量较高,在各大垂直领域平台都比较受欢迎。结果是每个平台都在推广我的课程,大量新进入市场的平台也期望能与我合作。
只要对我有利,我是乐于与这些平台合作的。我依然在玩搭积木游戏:平台越乐于推广我的课程,我的势能越高,我的曝光率也因此提高。用户在很多垂直领域的在线学习平台都能见到我,这种曝光对我的势能有所增益。
而很多平台都在玩抽积木游戏:很多平台只是在有了粉丝后,想到短期的赢利方式,却没想过长远的发展;这种耗损式变现模式很快就会走到尽头,最后很难剩下什么。
对于个体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身处一场抽积木游戏中,一定要尽快抽身。个体要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搭积木游戏中,让自己的势能得到不断提升。这时候就算变现对势能有一定的耗损,我们也可以通过搭积木不断补充势能。
26
如何搭建势能循环系统呢?关键在于管理好势能池的进口和出口。在势能池的进口方面,要注意建立规划、设定目标和落实行动。
我身边有很多“学霸”,进入社会后不久他们就开始抱怨,怀念当初学校的生活。因为学校的生活有标准可以参考,不仅目标明确,而且实现目标的方法也很明确,能给他们带来确定性,他们只需要在应试教育的规则体系下努力学习并考出好成绩,就可以在这套系统中获得高势能。
然而社会系统是复杂的,一方面很多人进入社会后并没有势能积累的概念,另一方面就算他们有势能积累的概念,势能积累的方法也不像学校教授的知识系统那样明确。社会系统中的诱惑很多,大量的精神娱乐活动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机会很多,但好像又没有适合自己的;成功案例很多,但不知道自己能从中借鉴什么。
实际上,要想在社会系统中累积势能,只要提前制定规划、设定目标、落实行动,就能够把头脑中的某个抽象概念变成一个可执行、可实施的行为。
27
我累积势能的第一步发生在图书领域。为什么选择图书领域?原因有以下 3 点。
27.1
1. 图书自古以来就是高势能的象征
出过书的人一定程度上比没出过书的人所具备的势能高。很多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培训的老师也出过书,这时候怎么让自己的势能变得更高呢?两个方法,一是大多数老师只出一两本书,我出了 20 多本书,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领域都做精做细,从数量上形成明显优势;二是大多数老师的书销量都一般,而我成了畅销书作家,在销量上形成了明显优势。
27.2
2. 图书能够量化比较,且可以落实行动
出多少本书?主题是什么?写多少字?这些都能量化,而且能通过图书策划形成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这样就很像学习系统有明确的规则,只需要在这套系统下落实行动,就可以累积势能。例如某人的目标是在 3 年内成为图书销量达百万册的畅销书作家,那么他可以写 1 本书卖 100 万册,可以写 10 本书每本卖 10 万册,也可以写 50 本书每本书卖 2 万册。
27.3
3. 图书具有持续性,可以持续累积势能
一本书出版后,在市场上的影响至少可以持续 5~10 年,某些个人 IP 的经典书卖几十年也很常见。写书是个边际成本很低的事,非常值得做。书在,势能的累积就在持续。我现在出版的图书每卖出 1 本,就多 1 位读者,我的势能值就增加 1。我每多出 1 本书,就多了 1 个可以累积势能的渠道,势能增长的速度就会变快,相当于势能池的进水口变大了。
我喜欢以终为始,看自己希望自己在 5 年后、10 年后、15 年后和 20 年后分别是什么样子,想象那时候的画面,然后回到现在,我就知道现在要做什么了。这里注意,知道现在具体应该做什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这类规划,才会导致日常行为混乱、没有章法
28
翻译本领域国外头部人物的著作
本领域国外头部人物可能有很多还没有引进中国的著作,可以尝试联系头部人物,帮他们翻译作品,把他们的作品引进中国。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名师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有本名为 Human Resource Champions(《人力资源转型》)的书,某咨询公司创始人李祖滨老师就参与了这本书的引进和翻译工作。
29
解读本领域头部人物的著作
解读本领域头部人物的著作也是一种借助名人势能的方法,具体形式可以是读书分享或领读。头部人物的著作可能很多人都没看过,看过的人也可能对其理解不深或记不住其中的要点,所以解读头部人物的著作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在解读头部人物的著作时,可以将头部人物的观点与自身的经历与主张相结合,也可以化书成课。
30
带组共创学习
接近高势能者,或者主动聚集一批高势能者,与高势能者一起共创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借势方法。例如聚集一批企业家建立私董会,并成为私董会教练;组织一批自媒体相互交流涨粉经验,相互支持和推荐;借助学习社群与高势能者建立联系等。
31
常见的交换势能的方法:相互推荐
高势能者相互推荐、相互帮助、相互背书,不仅能够形成势能的滋养效应,而且可以形成“报团取暖”的态势。很多自媒体大 V 相互帮助,自发形成流量矩阵联盟,时不时地相互称赞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上投放视频的人被称为“UP 主”,哔哩哔哩为广大 UP 主赋予了自媒体和社交的双重属性。官方不仅鼓励相同领域的 UP 主互动,而且鼓励不同领域的 UP 主相互推荐。这样做既能提高视频内容的丰富程度,又能增强粉丝黏性。
32
当双方的势能量级不对等时,可以用资源来交换势能
用资源交换势能就是用当前的资源获取对方的高势能加持。例如某自媒体用核心资源位展示某高势能者,自媒体获得报道高势能者的机会,高势能者获得免费曝光。
我有个朋友,本来名不见经传,经营一个不温不火的自媒体账号。他的赛道是个人成长与职场发展,这个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有不少有巨大影响力的高势能“大 V”。如果没有高势能或独特的内容,一般人很难在这条赛道中领跑。
面对这个局面,他要如何崛起呢?他采取的方法是采访大 V,把大 V 的故事变成自己的自媒体文章,并且总结这些大 V 成功的方法论,将之变成自己的工具和方法论体系。到哪里找这些大 V 呢?这些大 V 为什么要接受他的采访呢?
他当时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两个,一是到在行 App 上约见这些大 V,先以请教问题的名义付费约见,然后在谈话中说明目的;二是报名参加这些大 V 组织的各类付费课程。因为他态度诚恳、虚心求教,很多大 V 都愿意接受他的采访,并表示愿意把自己的成长故事放在他的自媒体文章中。
他先后采访了 100 位大 V。借着这个机会,他结识了这些大 V,让自己获得了强大的势能加成,而且把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做了起来
33
多维势能可以形成交叉结构,让个人 IP 变得更综合、更立体:“写书哥”的势能标签是这样的
33.1
1. 清华大学毕业,擅长数据分析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势能说明 “写书哥”是学霸型人才,为后半句“擅长数据分析”提供了证据。
33.2
2. 资深图书策划,年出版 100 多本书
图书策划的高势能说明了“写书哥”的主业,这能让很多有写书和出书想法的人眼前一亮。
33.3
3. 一年时间粉丝数从 0 涨到 20 多万
这说明了“写书哥”涨粉能力的高势能,很多人看到这句话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是如何做到的?”这能让有涨粉需求的人眼前一亮。
33.4
4. 微博写作训练营拥有 3 000 多名学员
付费社群的高势能说明“写书哥”的课程质量高。“写书哥”的学员中,有很多是活跃的微博中小 V。加入他的课程,既能相互学习,又能相互支持,这让想抱团取暖的人眼前一亮。
多维势能可以形成交叉结构,让个人 IP 变得更综合、更立体,不仅能让自己从更多渠道被认识,而且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更多元的产品、更多样的机会和变现方式。本质上,多维势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多维势能有助于形成个人 IP 差异化,更有助于形成独特的个人 IP
34
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在我的个人简介中,我的势能标签通常会这样描述
(1)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品类图书市场总销量位于前列,是中国出版人力资源管理品类书籍数量最多,也是中国出满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模块书籍的个人 IP 之一。(图书出版高势能)
(2)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线上课程领域总学习次数位于前列,付费线上课程播放量超过 100 万次,免费线上课程播放量超过 500 万次。(线上学习高势能)
(3)常年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上市公司企业家私董会成员。(线下咨询高势能)
(4)新浪微博百万粉丝大 V,线上作品点击量超过 1 亿次。(自媒体影响力高势能)
(5)世界 500 强、百亿 A 股上市公司人力资源发展(Human ResourceDevelopment,HRD),15 年以上管理经验。(管理职位高势能)
(6)工业和信息化部“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专家。(权威机构背书高势能)
(7)注册国际高级职业经理人(CISPM,ACI 认证),国际注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ICSHRM,ACI 认证),国际注册高级职业培训师(ICSPL,AIVCA 认证),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认证高势能)
在企业培养这个领域,很多人只有单维度势能,局限性非常明显。例如很多人借助名企势能,给自己贴的标签是曾经在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担任某个职位,有的人借着这个标签出过与名企相关的一两本书,就开始了授课内容与名企紧密挂钩的培训师生涯。
35
获取人际关系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让自己拥有高势能
商业世界一切贸易的实质都是交换,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不能提供对等交换的人际关系很难建立,就算能够与这类人建立联系,也很难实现价值。
我写完第一本书时,期望能让某位大 V 给我写推荐语。于是我非常真诚地找了他 3 次。当时我以为是这位大 V 比较忙,没看到我的信息,还找到他的助理帮忙联系,结果这位大 V 完全不理我。当时我有些生气,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他做得没错,是我当时太年轻。
商业社交沟通中有个现象:势能对等的人,才有彼此对话的可能性。普通人平白无故找任正非、马云、马化腾、王健林对话,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人之间才存在对话的可能性。势能对等的背后是势能交换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有势能交换可能性的人,才有建立人际关系的可能性。
高势能人群的时间成本高,他们之所以能位列这类人群,也源于他们珍惜时间,懂得运用时间。低势能的人找高势能的人,从时间成本的角度讲,连让对方回应自己都不一定能做到,更不要说一上来就期望对方帮助自己或与对方建立人际关系了。
有段心灵鸡汤是这么说的:“如果别人帮了你,你把这件事告诉了所有人,愿意帮你的人会越来越多;如果别人帮了你,你藏着掖着,怕别人知道,帮你的人说出来以后你还不高兴,愿意帮你的人会越来越少。”这段话在生活中也许是有效的,但在能够兑换商业价值的人际关系问题上是无效的。
36
就算势能对等,也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人际关系不是靠吃吃喝喝建立起来的。商务沟通中有个奇特的现象,做生意前,先要喝几次茶或喝几次酒,来来回回,正事不谈,先把形式做足。实际上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交谈几句就能判断出来,不需要喝茶、吃饭。
基于这一点,很多无缘由请我喝茶或吃饭的同城企业家,我一概拒绝;3 分钟内说不清楚缘由的电话,我会找个理由挂断。我的拒绝并没有让商务合作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因为所有合作其实都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达成。
37
交换——我能够为对方提供什么价值
追求利己,先要利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业世界的人际关系永远伴随着交换。应用人际关系首先要想的不是别人能帮自己什么,而是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价值。最稳定的人际关系状态,是双方都能够为彼此提供价值。
我与“写书哥”的协作就源于应用人际关系的 3 个维度。出书前,我最大的需求是让书籍顺利出版。如何做到呢?当然要找到出版人。为了找到出版人,我问遍了身边所有的朋友,朋友问了朋友,朋友的朋友又问了朋友,结果我与 3 位出版人取得了联系。
我与 3 位出版人分别联系,他们看了我的书稿后结论出奇地一致:想出书,就自费。但他们报的价格不一样。“写书哥”报的价格最低,而且我经过三方比较后,发现“写书哥”每年出版的书籍数量最多,其中不乏畅销书。
聊过几次后,我觉得“写书哥”这人挺实在,和我一样都是典型的“理工男”,我们的重点都放在事上,是做实事的人,于是我和“写书哥”开始合作。这时候,我和“写书哥”之间还不算建立了人际关系,仅仅是合作关系。
出书不难,只要写出来,符合出版条件,自费也能出,难的是如何把书卖出去。在图书销售方面,“写书哥”拥有资源和经验,懂得如何打造畅销书,这是我缺乏的。如果“写书哥”愿意全力相助,那么我的书大概率会成为畅销书。可是“写书哥”与很多作者有合作关系,他为什么要对我全力相助呢?
这时候就需要人际关系发挥作用了。与愿意全力为自己提供帮助的人形成的人际关系,才能称为人际关系。如何与“写书哥”建立人际关系呢?如果我能够为他提供其他作者不能提供的价值,他是不是自然而然地就愿意为我倾尽全力呢?那么,我如何为他提供其他作者都不能提供的价值呢?
38
出版人和作者合作,最看重作者的哪些特质呢?我的结论是,除了这个作者本身是否具备足够的认知度、粉丝量或影响力等势能要素外,还有 3 个关键点。
(1)作者是否愿意长期稳定地与自己合作。“写书哥”合作过的作者很多,成名后单飞的作者也不少。利益面前没有永恒的朋友,这让很多作者为了更高的利益而选择与其他人合作,这是出版人的痛点。如果我愿意与“写书哥”长期稳定地合作,就能够节省他找作者的时间成本,为他创造价值。
(2)作者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地输出高质量内容。对绝大多数作者来说,写三五本书已经算多的了,所以出版人需要不断寻找新的选题和新的作者。但如果有个作者可以包下某领域的所有选题,可以持续稳定地输出专业度高、创新性高的高质量内容,就能为他增强赢利能力,为他创造价值。
(3)作者是否能够为自己代言,能否反过来滋养自己。出版人很像艺人经纪人,需要成就作者。作者的成就越高,出版人的光环越大,愿意与之合作的作者就越多。所以出版人期望扶持潜力大的作者。“写书哥”成就我,其实也是在成就自己。我的价值越大,“写书哥”取得的价值也会越大。
基于以上 3 点,我和“写书哥”从不认识到建立了稳定的人际关系。我们彼此从人际关系中获得了价值,彼此成就。
追求不可替代性在人际关系的应用中不仅成立,而且是用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法门。要想有效应用人际关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自身优势弥补对方的短板,想办法为对方提供独一无二的价值。
39
围绕最内圈的个人 IP,我的商业模式的外圈有 4 类主要的产品与服务,分别是图书、线上课程、线下课程和咨询项目。
这些产品与服务要想获得比较强的变现能力,在最外圈就需要有合作机构。实际上,我之前有自己的团队,后来发现管理成本较高,就逐渐变成了与机构合作。
与图书相关的合作方有策划人和出版社;与线上课程相关的合作方有线上课程平台、自媒体等线上流量型组织;与线下课程相关的合作方有线下课程机构(有能力组织公开课或内部培训)、讲师经纪公司等线下资源型机构;与咨询项目相关的合作方有软件公司和咨询公司等具备企业客户资源的乙方。随着合作的深入,最内圈逐渐延伸出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同时形成了产品间的串联和相互滋养。
我的势能越高,产品就越被市场认可,合作机构与我合作的意愿就越强,合作关系就会越紧密。当所有合作机构都能通过我持续获利时,我们会持续形成合作关系的正向反馈。此时所有合作方都期望我的势能能越来越高,并且愿意投入一定资源帮我构建势能,从而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共赢关系,进一步巩固这个商业模式。
40
吴晓波的商业模式
中国知识付费领域有 3 个比较成功的个人 IP,吴晓波、罗振宇和樊登,这 3 个人恰好代表着 3 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吴晓波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同心圆模式;罗振宇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搭台子模式,樊登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金字塔模式。
1968 年出生的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他曾经做过 13 年的商业记者,2001 年开始出版财经类图书,并成为畅销书作家。那还是青春文学小说类图书畅销的时代,韩寒和郭敬明就是在那个时代崛起的,那时候很多人不相信严肃的财经类图书也能畅销,而吴晓波证明了这一点,他的“蓝狮子”财经丛书后来成为中国财经类图书中知名的出版品牌。
吴晓波刚起步时,选择了比较保守的“夫妻店”模式,做小而美的生意。吴晓波和妻子邵冰冰在 2014 年注册成立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巴九灵”),该公司发展初期的一切工作的重点和资源核心都在如何做大做强吴晓波个人 IP 上。它的商业模式就是先将吴晓波的个人 IP 打造成具备较高商业价值的个人品牌,再延伸出其他的产品或服务。
吴晓波一开始的做法是先抓住流量。他从 2009 年开始运营微博,2014 年开始运营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这两个时间点都分别迎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两件事充分显示吴晓波对新兴流量平台的敏锐洞察。抓住“双微”的红利期,迅速发展,获得高流量,成就了今天的吴晓波。
个人 IP 形成后,吴晓波开始承接各类商业广告,随着其影响力的逐渐增加,他的广告收入也逐渐增加。巴九灵也做 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生意,投资扶持了很多财经类自媒体,粉丝数量早已超 300 万,2018 年的广告收入达到 8 840 万元。
有了流量基础后,吴晓波又先后推出了线上付费课程、线下商学院课程和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其中吴晓波的跨年演讲就是比较知名的线下公开活动。“图书+课程”让吴晓波知识产品的设计更加全面,吴晓波知识型 IP 的个人品牌形象更加根深蒂固。
吴晓波的内容因为专注于财经领域,具备一定的 To B(商业)属性,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家、投资人和高净值人群的关注。吴晓波的用户数量虽然与罗振宇得到 App 的总用户数量和樊登读书的总会员数量相比不算多,但其用户质量整体较高,用户价值较高。
除了知识产品之外,吴晓波还热衷于做实体商品生意。吴晓波的杨梅酒品牌吴酒,因为具备了吴晓波的人格化属性,在 2015 年创下了 3 小时预订 3.3 万瓶的销售记录。之后吴晓波便助力国货品牌建设,帮助那些具备匠心精神的中国本土企业崛起,让中国消费者认可国货,让全世界消费者认可中国产品。
吴晓波的商业模式就如同心圆一样,一圈一圈地由内向外逐步拓展。吴晓波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延伸、探索和尝试,以及对不同资源的整合,会不断发现更多的商业可能性,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吴晓波的个人 IP 是他的整个商业模式的核心,通过做大做强这个核心,他就能构建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41
如何应用搭台子模式
41.1
1. 1.0 版本——学习小组
孙宇很喜欢读书学习,他的很多朋友在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时都会找他推荐,也有些不愿读书的人喜欢和他聊书,主要是想听他讲书。他索性尝试和几个朋友建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定期组织一些读书分享活动。参与这个学习小组的人会定期读书打卡,这样既能相互监督,又能交流学习。不到 1 年时间,这个学习小组发展到了 100 多人,而且组员都成了线下经常见面的朋友。
41.2
2. 2.0 版本——考证社群
学习小组的人数多了以后,孙宇发现小组里都是渴望学习的职场人士。这些人除了想通过读书学习新知识外,还有考职业技能证书的需求。当地虽然也有相关的培训机构,但培训讲师的专业度有限,教学质量一般。孙宇利用自己当年在一线城市的资源,整合了一批优质讲师资源,开始在当地举办各类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培训班。各类培训班开办起来后,报名考证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学员陆续加入微信群,孙宇有了几十个微信群,超过 5 000 名群友。
41.3
3. 3.0 版本——接触 B 端
随着社群越来越大,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孙宇开始接触当地的企业。三线城市企业家的经营管理理念与一线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虽然很多企业管理比较粗放,但企业也希望通过鼓励员工考取职业技能证书促进员工学习,全面增强员工的能力。孙宇本身又在当地的头部企业负责培训工作,很多企业找孙宇为自己的企业设计员工学习计划,计划内容除了考证学习外,还有职场技能、沟通方法、自我管理方法等。
41.4
4. 4.0 版本——企业家圈层
与企业接触一段时间后,孙宇渐渐认识了很多企业家,进入了当地企业家的社群。孙宇因为读书多、见识广,很多企业家第一次见他不仅和他聊得来,而且很欣赏他的思想格局。知道孙宇之前做的这些事之后,很多企业家信任孙宇,找他为自己的企业设计培训体系和提建议。孙宇也很大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都告诉这些企业家。一来二去,孙宇和很多企业家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41.5
5. 5.0 版本——搭建平台
孙宇对企业的培训需求有很深的理解,同时又掌握了大量优质讲师资源。于是孙宇搭建了一个平台,平台上有各领域优质讲师的详细介绍和培训价格。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讲师,而且可以在培训后对讲师做出评价。孙宇在企业和讲师成交后获得佣金。孙宇拥有企业家社群的资源,保证了平台的高使用率。
42
每个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生态位
有的人所在位置的价值比较高,有的人所在位置的价值比较低。在生态位模式中,位置具体在哪里不是关键,这个位置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在自己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下能持续创造价值,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收益才是关键。
43
要找到自己在商业世界中的价值位。价值位有高有低,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
在商业世界中,无数的价值链相互交汇,能够形成一张价值网络。价值网络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其中有高价值的节点,也有低价值的节点。
要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首先要找到自己在商业世界中的价值位。价值位有高有低,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那些价值比较高的战略环节,是关键价值位,通常对应着核心竞争力。
44
辨别价值信息:当有机会听一个成功人士讲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最有价值的信息是什么?
不是逆袭式的成功故事本身,而是这个人在成功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哪些挫折和困难,迎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他是如何思考、如何抉择、如何应对的。假如这位成功人士讲的内容里面没有这些有价值的内容,那么即使这个人再成功,对听的人来说也只是听了个故事,相当于看了一部普通的电影。
45
内容为王:我能够成长起来,与我输出的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直接相关
45.1
(1)数量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出书是专家的“标配”。如果专家出了 1 本书,我也出了 1 本书,那我和专家相比有什么竞争优势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专家出了 1 本书,那我就出 10 本书、20 本书、30 本书;
专家的书卖了 1 万册,那我就想办法卖 10 万册、50 万册、100 万册;
专家 1 本书写 10 个知识点,我的 1 本书的目录中就有接近 300 条内容,全书超过 500 个实操知识点;
专家卖书就只是卖书,我的书还免费赠送 2 000 多份人力资源资料模板、300 多节人力资源实操微课、200 多个精美商务 PPT 模板;
专家终于发现线上课程的重要,进场了,做了 1 套线上课程,那我就做 10 套线上课程;
专家和 1 个平台合作了,那我就和 10 个平台合作。
…………
我在数量上的辗轧式优势是实现指数型成长的基础。
45.2
(2)质量
内容为王的关键是内容质量。专家不屑于写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操环节,那我写。我的内容有以下这些特点。
① 接地气:内容贴近实战工作,满足实际需求,用户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了。
② 易上手:人都有偷懒心理,于是我提供了大量表格、规范、工具,让用户能拿来就用,一学就会。
③ 内容全:把人力资源管理实战层面关心的、会用到的所有事情、细节都找出来进行解析,将之变成我的内容。
④ 讲故事:针对每一个实战知识点都给出真实的案例,有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让用户能感同身受,更有共鸣。
指数型成长不仅能让个体持续增值,而且能够大幅度增强个体的变现能力。在互联网商业世界中,个体通过后发优势、平台借势和内容为王这三大关键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疯传”,达成指数型成长。
46
运用杠杆事半功倍
读者买书期望买知名度高和流量比较大的人的书;人力资源垂直领域平台期望宣传知名度高和流量比较大的讲师;线下课程的培训机构期望请知名度高和流量比较大的讲师;企业做管理咨询时也期望找知名度高和流量比较大的咨询师。
可我在刚起步时没有知名度和流量,怎么办呢?我只能拿着杠杆找支点,一个点一个点地撬。在我做自媒体刚有起色时,我就用自媒体“撬动”图书;在我的图书销量有起势后,我就用“自媒体+图书”“撬动”线上课程平台;当线上课程的销量有起势后,我用“自媒体+图书+线上课程”“撬动”线下课程机构;当线下课程有起势后,我用“自媒体+图书+线上课程+线下课程”“撬动”企业管理咨询合作。
在运用杠杆时,找到第 1 个支点非常重要。在找到第 1 个支点,撬动第 1 个资源后,就可以把这个资源纳入自己的资源库中,然后去寻找第 2 个支点、第 3 个支点、第 4 个支点,从而撬动更多的资源。
47
运用杠杆,人能够减轻痛苦感,实现快速成长
当有一个目标要达成的时候,一般人想到的是如何通过自身努力、自我控制来达成这个目标,这是典型的“向内求”思维。还有一类人除了想怎么向内求之外,还会想:能不能借助外力达成目标?能不能使用杠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向外求”思维。
内在能量再强大,与整个外在世界的资源相比,也是渺小的。显然,要做成一件事,光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不如运用杠杆,借助外力,达成自己的目标。那么如何运用杠杆达成自己的目标呢?
例如,张三想要学习成长,但发现总是管不住自己,于是他制定了一个年度目标:一年读 40 本关于自我管理的书籍。虽然图书是外部事物,但这个思维的本质还是典型的“向内求”思维。
而且这其中暗含着一个逻辑漏洞,张三的逻辑是,因为我自我管理能力差,所以想通过一年读 40 本书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可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差的人,能管住自己在一年内读 40 本书吗?显然这个目标最终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47.1
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有!他可以把年度目标改为,参加读书沙龙会,并在沙龙会上分享 40 本书。这就把纯粹的“向内求”转化成了“向外求”。参加读书沙龙会,通过社群给自己压力,社群里的人会对其产生期待和监督,分享的过程会产生沟通和交流。通过“输出”来倒逼“输入”,目标不仅更容易实现,而且实现的效果会更好。
47.2
还有什么办法吗?
有!他可以把年度目标改为,找到自我管理方面的专家,拜他为师、向他学习。所谓专家,必定花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在这件事情上,他很可能看过大量的书籍资料,走过许多弯路,提炼过诸多核心观点,帮助过许多有类似问题的人。
总之,直接向他取经,提出具体问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探讨问题,更有条理性地分析问题,更加全面地解决问题,这是更进一步地运用杠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7.3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有!他还可以把年度目标改为,成为自我管理方面的专家。这个目标显然难一些,但达成后能使自我价值倍增。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可能需要做如下努力:“不断学习并通过沙龙会分享 N 本书”“不断找到自我管理专家拜师学艺”“不断加入各种群体和寻找资源继续学习”“不断提炼总结并管理核心知识” “不断尝试帮助自我管理有问题的人”等。
因为自己本来就在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所以更容易弄清楚问题的起源并抓住痛点。因为有切身的尝试和感受,所以更容易知道哪些理论是“真鸡汤”,哪些是“假鸡汤”;哪些是“解药”,哪些是“毒药”。这个层面是更有智慧的借力,运用了双重杠杆,是“借自己之力”和“借外界之力”。这既撬动了内部能量,又撬动了外部能量。
48
构建杠杆,撬动更多的时间资源
我为什么要和十几个人力资源垂直领域的线上课程平台保持合作关系呢?因为所有这些平台的工作人员都会为我的课程的包装、造势、销售投入他们的时间资源。这些时间资源不是我直接用金钱换来的,而是平台认可我的线上课程的未来预期而要求工作人员做的。我没有投入资源,只是撬动了这些工作人员的时间资源。
同理,我为什么要和十几个线下课程培训机构合作?因为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会为我做线下课程的包装、造势、销售。
当某类产品或服务能够卷入越多助己者的时间资源时,这类产品或服务的成长速度越快,未来的规模可能越大,撬动用户时间资源的可能性就越高。
49
守住自己的时间资源,防止被别人撬动:关闭通知
如今的互联网产品已经进化到可以利用人们关注紧急事件的习惯来增强用户黏性,想尽一切办法攫取用户的时间资源。例如微信、微博、邮件等都会有推送通知,就连在电脑上使用百度的时候,网页上都会显示实时热搜,这些内容都在争先恐后地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幸运的是,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这个困扰:关闭所有通知,屏蔽无效信息,等休息时再去处理那些简单的小事情。例如每天可以设定 3 个时间,集中解决那些简单的小事情,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效率。
人的时间花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地方,就会收获相应的东西。如果我们把时间花在吃上,通常会收获身上的脂肪;花在玩上,通常会收获一段回忆;花在读书上,通常会收获知识和远见;花在事业上,通常会收获成功的事业。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时间,而在于如何选择。
50
获取流量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每一个大流量的背后都是个人或团队的不断尝试和辛苦付出
获取流量是一件没有尽头的工作,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抛开内容不说,获取流量从时间投入上就能劝退很多人,开始流量变现后要一直坚持才可能有成效。
我一开始在垂直领域平台做内容输出时的更新频率是日更。那时候我还在上班,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的第一件事就是写第二天的文章。那个平台有一个打卡机制,每周一到周五还会发布一个 HR 关心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就这个问题投稿,要求文章字数至少达到 1 500 字,提交之后有专人审核,审核通过之后会被推广到首页被所有用户看到。如果没有这些时间的投入,又怎么能换来流量?
51
“写书哥”运营的是文字类微博账号,每天都需要输出大量文字,他和我分享他的学习输入经历时是这么说的
从我开始自媒体写作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在飞速增长。现在反思,是以前的我不爱学习么?不是的,以前我也有焦虑感,每天都要抽出很多时间看书,希望多学知识,以免被时代抛弃。
但这种焦虑太虚无缥缈了,没有量化指标。只知道多看书、多长见识,但看多少呢?吸收到什么程度呢?对自己有没有用呢?什么时候会有用呢?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这种学习是没有目的、没有目标的。
我开始自媒体写作之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我的微博每天要发超过 10 篇原创文章。这些文章最初可以写自己的故事、朋友的故事。可是故事写完以后怎么办呢?我肯定要学习,要从书中汲取营养,于是看书的目的就明确了。
以前我看一本书大约要看一周,但时间不等人,如今我必须强迫自己两三天看完,然后迅速找到书中的闪光点,结合自身的经验,把这些闪光点变成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让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看书速度极快。
以前我经常听线上课程学习,现在几乎不听了,为什么?因为听音频吸收知识太慢,不如直接看文字。音频 1 分钟只能讲 200~300 字,而且在整段听完之前,不知道哪里需要跳转。我阅读 1 分钟能看 1 000 字以上,可以速读、可以跳读、可以精读,灵活性高。10 分钟的音频文字内容,我 2 分钟就能看完。
学习只是一味吸收是不行的,还要学着分享出来。怎样写作才能通俗易懂呢?这其实很难,需要大量练习,不断试错,不断修改。看我如今写文章好似风轻云淡,但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改过好几次。甚至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已经写了近千字,我也会果断删除放弃。这个过程虽然艰难,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技巧。回看一年前写的东西,我会觉得真差劲,这就是成长的感觉。
52
“写书哥”发过这样一则微博:训练营的未来是社群:课程不值钱,陪伴才值钱。
刚才一个大 V 和我说,他的减肥训练营只做了一期就放弃了。我很奇怪:这是长期的事情,根本不是一个月能搞定的。
他说抄袭的太多,甚至有人拿他的课程去卖,他觉得训练营太容易被复制,所以宁可不做,只做线下。
他错了,训练营的本质并不是课程,能讲课的人很多,核心问题是,人家凭什么和你玩?我的理解如下。
1.群主要专业。这是最低要求,不能把学员“带歪”了。其实网上有很多“抄袭型”社群,这肯定做不长久。
2.社群有温度,不能总是由上而下地讲课,社群成员之间要多互动,大家成为朋友,慢慢地就离不开了。
3.经常有活动。总做同样的事,慢慢地大家就疲了,绝大部分社群有个“3 个月死亡定律”,如何持续活跃,很考验群主的能力。
4.强制性学习。人性本懒,社群中要有强迫机制,每天必须完成任务,完不成就微信催、打电话催,甚至清理出队伍。
回到前面,课程最多占社群的 20%,更重要的是运营。如何激发大家一起玩,这才是关键啊。
53
我有个做个人目标管理领域的朋友,他每年的收入大约有 500 多万元
个体通过引流类产品获取流量,把用户吸引进来;通过树口碑产品获得好评,增强用户黏性;通过现金牛产品获取利润,增加品牌收益。
我有个做个人目标管理领域的朋友,他每年的收入大约有 500 多万元。加上他自己,他的全职团队一共有 5 人,兼职团队有 10 人左右。他的流量虽然不大,但用户黏性非常高,他在其领域内小有名气。
他的产品一共有 3 种。
第 1 种是免费的线上课程产品,这是他的引流类产品。他会定期在各大社群做目标管理相关主题的直播分享。秋叶的社群就是他的合作伙伴之一。通过这类产品,他能够在这些社群中获得认知,对他感兴趣的人自然会关注他。
第 2 种是价格为 499 元的训练营产品,这是他的树口碑产品。他每年会举办几期这样的训练营,教给用户目标管理的方法。这类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工具和方法论,服务周期是 21 天,配有一定的练习和答疑环节。
第 3 种是价格为 7 980 元和 16 980 元的社群产品,这是他的现金牛产品。7 980 元是一年会员,16 980 元是终身会员。以一年会员为例,他和团队会为会员服务一整年,年初和会员一起设定目标,以周为单位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每周还会有各类读书或主题学习活动。
54
如何选择写作形式
54.1
1. 自媒体写作
自媒体写作指的是在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以及其他一系列适合构建个人品牌的、能够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媒介中写作。在一些流量比较大的平台上写作也是自媒体写作的一种形式。自媒体写作是互联网时代最常见、门槛最低的写作形式,任何人都可能通过自媒体写作在互联网时代崛起。
54.2
2. 问答类写作
问答类写作指的是通过知乎、微博问答、百度知道等一切问答类渠道,针对平台或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的写作。问答类写作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求写作内容严谨、扎实、深入浅出,比较适合在某个领域内有深入研究的人。
54.3
3. 出版物写作
出版物写作指的是为了在公开出版的图书、杂志、报纸等印刷品上发表内容而进行的写作。出版物写作有一定的门槛,除了需要在某个领域内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积累之外,还需要有能够将专业知识逻辑化、结构化和模块化的能力,以及持之以恒写作的能力。
54.4
4. 学术类写作
学术类写作指的是学术领域的期刊、论文等方面的写作。学术类写作需要的写作能力不亚于出版物写作。对构建个人品牌来说,学术类写作的主要价值是积累自己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同时可以为其他写作形式积累素材。
55
养成持续写作的好习惯
我开始写作后,刻意让自己养成写作的习惯。一开始,我让自己每天养成写东西的习惯,只要写就可以,不追求字数。后来,我慢慢每天写 1 000 字、2 000 字、3000 字,直到养成了现在平均每天至少写 5 000 字的习惯。
这个习惯已经成了我的“强迫症”。有个网络用语叫“懒癌”,指的是人们因为懒惰而拖延,无法完成目标。因为养成了写作习惯,我发现自己仿佛得了一种和“懒癌”相反的“病”。这种“病”,就是习惯,很多人称之为自律。
每天写完 5 000 字,我才觉得这一天过得有意义。写不完 5 000 字,我感觉就像早晨起床之后没刷牙、没洗脸一样。出差花在路上的时间比较长,有时不便用电脑,我就用手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