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地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3万亿元 净值型产品约占95%

facai369 名字寓意 2024-11-22 22 0

  6月7日,蓝鲸财经获悉,在上海银保监局指导下,资产管理机构联席会议发布《资产管理行业2022年度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上海已集聚了10家公司、7家信托公司、10家资管公司,各类机构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施罗德、东方汇理、法巴等国际知名资管机构与国内大型强强联手成立的合资理财公司全部落户上海。

  理财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末,上海地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3万亿元。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初见成效,净值型产品约占95%。上海辖内中外资法人已清零不符合资管新规的老产品,无个案遗留处置。

  2022年2月,上海纳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城市,截至2022年末,9家试点理财公司在上海合计发行42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存续规模105亿元。截至2022年末,上海地区10家保险资管公司受托管理资产合计超12万亿元,全国占比达56%。上海辖内7家信托公司管理信托产品规模1.36万亿元,全国占比6.4%。

  《报告》研判,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温和复苏,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将逐步见底回升,稳增长政策信号较强,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转型,我国资管行业仍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2023年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在行业生态、市场主体、资管业务等方面将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资管行业进入融合共生的发展新阶段。以“资管新规”发布实施为标志,大资管行业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分化的规范发展新阶段,公募、理财公司等以主动投资为主的管理机构,保持较高增速,而信托、资管以及基金子公司在去通道等政策导向下,规模增速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不断打造核心能力,逐步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和融合共生的行业生态,保险资管经过长期努力,塑造形成了“全品种、跨周期、讲绝对、顾相对”的均衡投资能力。

  二是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持续加快。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持续深化,金融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外资资管机构越来越重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机遇。以浦东新区为例,2023年3月,为加快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功能区,浦东新区提出了进一步引入和支持设立资管机构等十五项具体举措。数据显示,2022年新引进外资资管公司及上下游机构10家,区内已有122家外资资管公司,预计到2025年,国际行业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在的总量将突破150家,同时,我国理财公司、保险资管等行业机构继续呈现扩张态势,可以预见,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速。在此背景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理念更趋成熟,投资策略更加丰富,同时,资管产品体系建设更加完善,资管行业规范化、市场化发展特征更加明确。

  三是个人财富管理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近年来,我国社会财富总规模持续增长,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同时,市场维持低位,资管产品同质化竞争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波动加大,低风险投资者对长期稳定收益资管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这对资管机构投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导致低风险产品市场竞争压力持续上升。此外,随着《个人实施办法》的落地,理财公司、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加快推进相关产品业务发展,通过特色化产品积极抢占发展先机,个人商业市场竞争激烈。整体而言,未来个人财富管理市场将进一步呈现产品化、差异化竞争发展的特征。

  四是行业创新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是资管机构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推动资管产品供给的丰富,我国资管市场在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资管机构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资管产品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各资管机构在深耕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积极丰富资管产品体系,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一站式金融产品供给。二是资管机构在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提升金融科技的应用,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丰富产品投资策略,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供给和策略选择。三是业务模式的创新不断加快,随着资产化、公募REITs、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创新型业务和金融工具的加快发展,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和投资模式不断拓宽,进一步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五是金融科技赋能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资管机构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在资产管理行业的应用领域和场景不断拓宽。当前,资产管理行业数字化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投资研究、客户体系、风险管控、运营管理等诸多领域。二是数据业务化发展能力建设加快。数据业务化是对金融数据资产的清洗加工,进一步将数据渗透到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中,从而全面提升产品研发、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重点领域的智能化水平,是金融科技发展与应用的更高形式。金融科技的加快发展将进一步助推资管行业与机构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