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2023年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

facai369 现代审美 2024-12-20 5 0
一、政府职能转变(11项) 1 证照联办 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导向,机场片区出台《天津港保税区“证照联办”改革实施方案》,围绕企业办件频率高、“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条件较为成熟的审批事项,进行企业证照办理流程再造,将申请人依次向各部门提交的材料的传统办事流程,改造为一次提交、同步办理、限时办结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证照联办”模式,在机场片区内首次实现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并联审批,实现“准入”和“准营”无缝对接。目前已将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危险货物除外)、出版物零售单位设立/变更许可等10个事项纳入首批“证照联办”范围。 滨海新区 市政务服务办、市市场监管委 2 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告知承诺制“智能审批+智能监管” 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可视化管理云图,创新推出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告知承诺制“智能审批+智能监管”,统筹处理好“宽进”与“严管”关系,实现“审批+监管”全流程智能化操作。 全市 市水务局、市政务服务办 3 全国率先承接平台经济网安等保备案事权 针对目前平台经济企业准入普遍存在的跨部门、跃层级的痛点,中心商务片区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互联网平台经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工作以服务延伸方式下放至中心商务片区政务办,该项市级权限延伸下放的机制在全国尚属首创。 全市 市公安局 4 网络货运“一企一证”政务服务新模式 针对优化网络货运等平台类产业审批流程,中心商务片区按照“一企一证”改革整体思路,结合“一套材料”办审批相关举措精神,梳理网络货运准入的“全周期”行政环节,联动市、区各级责任单位,优化和调整办理程序,将原有跨层级的“串联”办理程序,通过市级事项入驻、区级监管单位权限委托办理以及公益代理专业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初步形成了网络货运行业准入的“一证”统筹、“全程”服务的改革思路。 全市 市公安局 5 创新“互联网+”药品零售审批服务机制 为适应区域“互联网+”药品零售行业发展新常态,发布《互联网药品零售企业审批服务创新机制方案》,这是天津市首个为“互联网+”药品零售行业量身制定的审批服务创新机制方案。方案将国家关于“证照分离”改革最新政策及时推广实施,对行政审批过程进行再次“瘦身”,显著提升互联网药品零售企业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对互联网药品零售龙头企业落地展业的服务水平。 全市 市药监局 6 探索安全环保领域包容审慎监管模式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案提出“探索推行包容审慎管理模式,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量身分类制定监管规则与标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打造公平审慎的法治营商环境。 全市 市生态环境局、保税区管委会 7 成立天津市制药专业职称评委会 2022年4月,天津市人社局批复成立“天津市工程技术制药专业高级职称评价委员会”,这是天津市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举措,将依托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快制药专业技术人才聚集、人才开发与合理利用,为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长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人才保障。 全市 市人社局 8 打造“信易+政务服务”便企场景   扩大“信易+”应用范畴,增强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将信用与政务有机结合,依托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打造“信易+政务服务”的便企场景,对于天津市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为A级的企业,可在中心商务片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政务事项享受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实行专人专窗在预约时间开展服务,实现A级企业到达大厅不等候,直接进入窗口办理。   全市 市政务服务办 9 开展“信易+政务服务”守信激励工作 推行对辖区内公共信用评价等级B级以上企业,实施优先享受专人帮办服务、电话预约、线上咨询、优先享受政务上门服务等一系列激励措施。 全市 市政务服务办 10 打造数字疗法相关独立软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批、运营、知识产权申报等全流程服务新模式 聚焦数字疗法前沿创新业务,开通数字疗法相关独立软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批、运营、知识产权申报等全流程服务绿色通道,在数字疗法相关独立软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新兴培育期,集中引入圆心科技、健康有益等一批数字疗法项目。 全市 市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市药监局 11 推出“证件到期主动提醒”服务 打造“证件到期主动提醒”专属服务,开通“提醒服务”专线,设置提醒时间,以电话提醒的方式确保企业和单位在证件到期前及时办理延期手续。避免企业因忙于经营,疏忽了所持证件的有效期限,逾期未及时申请顺延导致证件过期。 全市 保税区管委会(负责解释) 二、营商环境建设创新(8项) 12 信用保全担保机制创新 为支持资信优质的企业有机会兑现信用价值,享受更加优质和高效的司法服务,东疆片区与天津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联动创新,探索建立规范化的信用保全担保机制,出台了《信用担保保全遴选推荐操作规程》,通过企业申报、管委会遴选推荐的形式,确定信用保全“白名单”企业,通过管委会向法院出具推荐函的形式,辅助法院在审查企业资信方面更加切实精准。目前,信用保全担保机制适用范围已扩展至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企业。按照该机制,东疆片区2022年分两批共向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推送3家企业,向天津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推荐9家企业。截至2022年底,已累计适用信用保全案件500余件,涉及保全标的超过5亿元,为企业节约了上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成本。 全市 市高级人民法院 13 知识产权纠纷个案溯源治理   以个案为切入点,推动批量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化解,促成当事人就发生在国内不同地点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达成一揽子和解方案,根源性化解矛盾,做到案结事了。2022年,自贸试验区法院通过个案诉源治理方式,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数3000余件,帮助知识产权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除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外,通过个案诉源治理方式,有效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平均每案件可以为当事人节约侵权取证、聘请律师、参加诉讼等维权费用数千元。   全市 市高级人民法院 14 建立平行进口车审判新模式 通过厘清交易链条、引导市场主体升级、规范合同订立、提示资金风险、规范售后质保、助力营造行业风气等多种措施规范平行进口车交易市场和审理规范,通过司法裁判鼓励诚信交易、规范经营,打击随意违约、一车多卖、恶意加价等不诚信行为,引导行业形成良性风气和守约价值观,制定了《平行进口车审判白皮书》。 全市 市高级人民法院 15 建立“法院+工会+N”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 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劳动争议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试行)》,持续强化群体性纠纷案件的预警对接和联合调处制度,探索实行劳动争议案件委派、委托调解制度。 全市 市高级人民法院 16 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机构实质化运行 天津自贸试验区法院生态城环资法庭推动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机构专业化、专门化、实质化运行,创新制度主要围绕审判模式二合一、制定立案指引、案件统一归口管理等方面。 全市 市高级人民法院 17 以公证监督推进法院执行实体化进程 2022年,泰达公证处公证人员监督滨海新区法院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操作“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并完成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从接收案件、财产查控、繁简分流和随机分案的执行实体化全过程。天津市泰达公证处为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办理保全证据公证,辅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执行效率、加强执行廉政风险防控。 全市 市高级人民法院 18 设立天津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心商务片区围绕“天津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专门研究制定了《天津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方案》和《服务指引》。2022年12月,成功获得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批复设立天津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全市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 19 设立天津自贸试验区海外工程投资服务中心 2022年12月7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在天津港(东疆)片区设立天津自贸试验区海外工程投资服务中心。海外工程投资服务中心致力于搭建海外工程投资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海外工程投资服务,推动中国的产品和标准走出去。围绕海外工程跨境投融资、海外工程设计施工、海外工程贸易结算、海外工程物流通关四大功能,不断增强中心的服务功能,完善配套服务手册,持续提升海外工程投资服务水平,打造海外工程政策创新的战略高地。 全市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 三、投资贸易便利化(14项) 20 RCEP规则应用推广机制创新 为加快全面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投资规则,重点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天津市贸促会与自贸区创新发展局联合开展RCEP专题政策服务创新,围绕RCEP落地实施,在货物贸易便利化、降低贸易运作成本、产业链转型升级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制定切实有效的筹划、提升和解决方案,助力国际贸易企业用足用好新经贸规则,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和跨境电商的转型升级。2022年,天津市贸促会共签发RCEP优惠原产地证书3958份,签证金额9.5亿人民币,对日签证金额同比增长2.7倍。签发RCEP成员国各类优惠原产地证24000多份,签证金额超过130亿元。 全市 天津市贸促会、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 21 基于中新合作打造RCEP项下面向东盟的综合贸易投资服务平台 发挥“中新合作+自贸联动”叠加效应,打造“京津冀-东盟国际经贸走廊”支点。累计吸引了环保科技、仓储物流、跨境直播等领域50余家东南亚企业落户生态城,投资总额23亿美元。 全市 中新生态城管委会(负责解释) 22 离岸贸易“天津模式” 明确支持基于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而开展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管部门可以通过“一事一议”和会议纪要方式,为企业开展业务提供支持。在自贸框架下,“外汇管理部门+属地行政主管部门+商业银行+离岸贸易实施企业”,以现场办公会形式,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开展新型离岸贸易的“天津模式”初步形成,成为国内继上海模式(白名单)和苏州模式(产业优选)后,推出的第三种支持离岸贸易的具体举措,也是首次明确提出支持实体经济开展离岸贸易的重要举措。 全市 市金融局、人行天津分行 23 中欧班列“保税+”发运模式创新 天津中欧班列自2021年10月恢复常态化运营,成功获批天津-二连欧洲出口方向每周一列的图定计划。为做好中欧班列稳定高质量运营工作,东疆按市、新区要求成立了政府性平台公司,有效保障天津中欧班列的运营发展,畅通国际铁路运输通道。截至2022年12月底,天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59列,发送货物5832标准箱,货值约1.6亿美金。主要货类包括汽车及配件、自行车及配件、家具家电、机械设备、日用品等。在发运模式创新方面,成功实现“保税专列+中欧班列”成功在津首发。 全市 市商务局 24 航空产业链“件中件”维修监管模式 综合保税区内保税维修企业的维修主体中部分零部件(以下简称“件中件”)需要出区维修时,由于没有底账信息,无法通过金关二期系统完成。该措施支持“件中件”出区维修时,允许企业使用金关二期系统“外发加工”申报表办理进出区手续,报关单无需关联金关二期账册的管理模式。 全市 天津海关 25 未经联网核查的进口医疗器械风险防控京津冀协同新模式 为有效落实进口医疗器械入境验证管理要求,提升进口医疗器械入境联网核查的有效性,防止未经联网核查但实际用于医疗用途的进口医疗器械流入国内市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天津海关联合石家庄海关、北京海关创新建立未经联网核查进口医疗器械风险协同防控新模式。前期三地海关已进行试点,自2021年以来,截止目前,相互发起医疗器械后续核查任务11起,协助机制运转良好,其中1票经核查存在申报不实问题。 京津冀地区 天津海关 26 冷链产业全链条模式创新 围绕冷链产业三个环节推出三个全市首创,推动冷链产业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围绕加工环节,首次在冻品领域推动加工贸易模式创新;围绕交易环节,建成全市首个冻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围绕供应链金融,首次在冻品领域开展可信仓单质押融资试点。 全市 中新生态城管委会(负责解释) 27 进口冻品“智能分流”监管新模式 为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持续优化天津口岸营商环境,对进口冻品通过实时监控、“智能分流”,将超出场所作业能力的冻品立即予以分流处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疏港效率,避免滞港压箱。评估各业务现场作业能力,形成“饱和量”指标,设定分流作业启动“阈值”,通过系统运算形成调控计划,在货物运抵前下达至口岸海关和转入地海关,开展分流作业。 全市 天津海关 28 多码头集中查验中心模式 选取具备条件且有开展海关查验业务意愿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集中查验中心。在该查验中心和毗邻的场所间打破物理围网限制,建设内部联络通道,并构建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查验货物不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即可完成作业,实现系统化管理并全程可追溯。 全市 天津海关 29 东疆港区智慧管控监管模式 天津海关以“三智”理念为引领,落实海关业务“集成优化”的工作目标,以“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要求,发挥海关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三维机器视觉监控网络,应用视频实时合成、实时跟踪、智能交互等技术,建设AR指挥智能分析平台,依托预设的业务风险判定逻辑和算法,实施智慧精准监管,实现了码头全景集装箱生产作业流程的数据化、信息化和透视化,形成涵盖进出口集装箱装卸、运输、堆存、进出卡口全流程的智慧监管体系。 全市 天津海关 30 集中验估中心实货验估工作新模式 集中验估中心实货验估工作新模式是指天津海关海运集中验估中心根据海关总署税管局预设验估类风险参数及指令或自主税收风险分析研判结果,为确定商品归类、价格或原产地等税收征管要素,由验估关员在海关查验现场实施查验作业时同步开展的实货验估作业模式。 全市 天津海关 31 成立天津港综合保税区二手车出口服务中心 随着机场片区二手车出口量的增加,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二手车出口业务持续良好发展,机场片区会同商务、海关、税务、交管等相关部门,积极打造二手车出口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成立天津港综合保税区二手车出口服务中心。 全市 市商务局、市公安局、保税区管委会 32 创新成品油零售经营电子商务业务试点 成品油零售经营电子商务业务试点创新带动作用明显,促进头部企业聚集,已有24家企业取得“试点”资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社零额贡献突出;巩固网络货运产业聚集优势,解决了网络货运企业合规发展问题,带动了路歌等其他网络货运头部企业布局东疆。 全市 市商务局 33 跨境电商本地化发展模式   建设全市最大的跨境电商轻税体验中心,总面积1000平方米,开设进口化妆品、保健品和母婴用品3个专区,铺设了近400个SKU(商品品类),可确保下单后一小时内到货。在这种模式下,保税商品在生态城联动创新区展示体验、从保税仓发货,实现了两类区域的功能互补。   全市 天津海关 四、金融开放创新(11项) 34 推出跨境人民币国际保理业务新模式 中心商务片区结合区内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国际保理需求,积极研究探索国际保理业务新模式,拓宽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结合安途金信国际机票应收账款跨境保理业务的现实需要,量身定制创新服务方案,推出全国首笔跨境人民币保理业务,并形成成熟的业务模式。 全市 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35 创新开展数字人民币保理业务 2022年4月,中企云链联合工商银行成功落地“数字人民币+贷款发放+保理业务”供应链金融场景,为多家中小微供应商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燃眉之急,助力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 全市 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36 打造商业保理融资服务联盟 2022年6月,由天津市商业保理协会、保理基地企业、多家金融机构,以及律所、税务所、会计所、评级机构等融资服务机构共同组建的“商业保理融资服务联盟”在区内成立。联盟在资金来源、融资渠道、融资政策、融资服务等多维度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生态,畅通金融机构-保理企业-实体企业的服务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市 市金融局、天津市银保监局 37 推出N+N全形态保理资产ABS储架新业务模式 2022年5月,由中化保理主导发行的央企首单N+N全形态保理资产ABS储架(“中信证券-中化保理供应链金融1-3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获批,该资产证券化产品采用储架式分期发行模式,规模50亿元。 全市 市金融局、天津市银保监局 38 首推应收账款数字资产线上跨行再保理业务 2022年7月,云链保理主导的国内首笔应收账款数字资产线上跨行再保理业务正式完成,线上批量转让资产逾3000万。有力提高了银行资产运营效率,推动产融生态可持续发展。 全市 市金融局、天津市银保监局 39 推出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新模式 2020年4月,片区企业云链保理首批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并落地首批供应链票据,2021年8月,助力湖北省首笔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成功落地。2022年10月,落地湖南省首笔新一代供应链票据贴现业务,成功为重药控股湖南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完成新一代供应链票据签发、承兑、提示签收、贴现、再贴现等全流程操作。 全市 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40 国内农业领域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绿色银团贷款 2022年9月,中国农业银行自贸分行成功为区内企业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筹组了天津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是一种通过财务激励的市场化手段,驱动借款人持续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绿色贷款,是当下国际绿色金融创新的最新探索。通过将利率价格与借款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动态挂钩,在借款人存续期内达到预先商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时,贷款行即予以一定的价格折扣。 全市 人行天津分行、市金融局 41 打造OTC“专精特新板”企业融资新模式 天津市成功获批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后,天津OTC作为运营机构,以滨海基金小镇为重要载体,全面构建“3+2”服务和支持体系,丰富构建资本市场综合服务体系,系统开展企业梯度培育,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板”,为企业提供优质融资服务。截至2022年12月底,天津OTC“专精特新板”挂牌展示企业共70家,其中挂牌企业17家,展示企业53家。 全市 市金融局、天津证监局、市工信局 42 创新个人碳中和服务新模式 2022年,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携手新能源企业推出“零碳充电”活动,新能源汽车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新电途小程序扫码充电,充电额度达到100度及以上,即有机会线上领取由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发出的碳中和存证证书,这是国内首个面向个人发放的碳中和证书,对号召公民关注“双碳”,加入碳中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全市 市生态环境局 43 创新推出“双质押登记”模式 助力碳配额质押融资落地 中心商务片区自贸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深化天津低碳城市试点、碳排放区交易试点建设,创新设计了交易所系统冻结管控+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登记公示的交易模式,通过认定、评估企业可用碳配额,成功帮助企业发放以碳配额为押品的流动资金贷款。 全市 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44 政府性融资担保汇率避险业务和机制创新 东疆片区联合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中国银行天津自贸试验区分行,探索开展了京津冀首单政府性融资担保项下汇率避险业务,实现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企业汇率避险增信服务的创新突破。在试单基础上,东疆片区会同市中小担,依托东疆创新融资担保基金,联合出台了《东疆综合保税区外向型中小微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汇率避险业务指引》,支持更多中小微企业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项下汇率避险工具,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全市 人行天津分行、市商务局 五、工作模式创新(3项) 45 天津自贸试验区片区及联动创新区指标考核体系 2022年印发《天津自贸试验区片区及联动创新区指标考核工作方案》,从经济指标、制度模式机制创新、改革成效三个方面综合考量,全方位展现片区工作成效。同时,通过增加分值比重和倾斜设置加分项等方式,鼓励开展系统集成式创新,鼓励支持各片区、联动创新区横跨投资、贸易、金融、人才、数字等领域,结合区域特点开展涵盖多个产业、多种业态的创新。 京津冀地区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 46 “党建引领 共同创新”协同创新机制 2021年,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与天津海关联合开展“党建引领 激发创新”活动,以企业需求为创新导向,以党建引领创新,联合组织开展需求调研和创新攻坚,形成15篇高质量调研报告,提出保税维修坏件循环再利用、规范一线进境冻品证书及检疫审批审核、综合保税区“选择性退税”等创新举措15个,设计保税物料跨关区直供、“维修改装+租赁”等解决方案3个,航空产业链企业货物状态原地转换、“无底账链式核销”监管模式、航空制造企业“单一品名,单一税号”主辅料监管模式具体创新措施31条,累计解决企业难点问题20余个,形成调研成果册。2022年,进一步扩大活动参与范围,联合海关、外管、商务、信保、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党建引领 共同创新“协同创新活动,围绕服务贸易、离岸贸易、国际保理等方面开展跨部门、跨领域协同集成创新,开展创新课题研究共20项,目前已实现一批创新业务落地,形成了业务创新和产业发展相促相融的良性循环。 京津冀地区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 47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两个清单”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首创性和显示度,做好区内企业政策诉求梳理,及时掌握全国政策创新底数,建立制度创新政“目标清单”和“工作清单”。由主管部门梳理本领域从国际到国内、从国家到地方具有借鉴价值的政策和拟探索或实施的制度创新举措,形成“目标清单”;由各片区及联动创新区,了解企业政策诉求以及政策落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改革任务落实情况,形成“工作清单”。 全市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 注:表中负责单位指该改革试点经验的市级主管单位。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