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成
射阳是典型的移民县份。从明代初期的“洪武赶散”到清末民初的“移民垦殖”,射阳境内的外来移民,勤劳智慧、胸襟开阔、包容宽厚、诚实善良,开辟出了这一方人杰地灵、农丰业旺的热土。纵观历史,射阳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之前,境内大规模安置移民应为三次。
第一次移民“洪武赶散”。在盐阜地区,许多老辈人都说自己的根在“苏州阊门”。明朝初叶洪武年间(1368—1398),在江浙皖发生过多次移民迁徙事件,朝廷采取威胁强制手段并辅以优惠政策措施,将江南数十万民众从苏州阊门集中,赶散到淮南、淮北、江淮地区,民间称为“洪武赶散”。此后,历经600多年的图强不息、南风北移、世代相传的移民们谱写了辉煌的移民文化篇章。至今盐阜一带的移民后裔都自称祖籍是苏州,先祖是“洪武赶散”由阊门迁徙而来,还经常有人到阊门寻根问祖。2012年4月6日,苏州阊门寻根纪念地建成开馆,复原了600多年前“洪武赶散”的隐秘历史,展示了“洪武赶散”的移民文化,使得承载600年乡愁的“阊门后裔”有了报本溯源地。
“洪武赶散”还另有一说。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自缢身死。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号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金湖县志》《建湖县志》《阜宁县志》《滨海县志》等都有明确记载,“明初,相当一部分姓氏从苏州等地迁徙境内”。
据1983年《江苏乡土报》第20期载:朱元璋登基后,命刘基(刘伯温)带3000人马将苏州城中人全部杀光。刘基跪求:请留下一门生灵,日后苏州城不至成为一座空城。朱元璋见刘基保奏,答应哪门人少留哪门。实际阊门人最多,而刘基却说阊门人最少。得到朱元璋圣旨,刘基立即派人告知苏州府,晓谕全城百姓,连夜逃至阊门,一夜间阊门人满为患。另一部分居民扶老携幼,逃离苏州,问其祖籍,不敢说苏州,只说阊门人。
199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市志》载:“据明初洪武四年(1371)统计,时苏州府领6.47万户,190万人口。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边远地区,实行戍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五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地区;二十四年(1391)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
自称祖籍苏州者,主要分布在扬州、淮安、盐城三个地区的今扬州、邗江、江都、泰州、姜堰、泰兴、高邮、宝应、淮安、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盐城、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新浦、东海、灌云等地。
在射阳县特庸镇有一个老地名叫“勾蛏洼”(今码头村)的地方,有一株六百余年的银杏树,相传就是洪武赶散时张姓祖先从苏州故土带来的一棵银杏树苗,在滩涂栽植后成活,开枝散叶,茂盛生长,一度成为海上过往船只的航标树。直至今天,人们对这株古银杏仍爱护有加。银杏树也成为“洪武赶散”的见证。
在射阳县,称祖籍苏州阊门者众。
第二次移民“烧灶煎盐”。清朝康熙年间,安徽徽州盐商宋勉旃,来黄海岸边从事盐业生产和销售,为拓展盐业生产,扩大盐业营销规模,从安徽的皖南和淮南,江苏的昆山、泰州、兴化等地招收一批移民,在射阳境内烧灶煎盐,并在此扎根。
第三次移民“废灶兴垦”。民国五年(1916),民族实业家、清末状元、南通人张謇与章静轩等在射阳境内东部废灶兴垦,招股集资,创办垦殖公司。民国六年(1917),张謇与冯国璋、朱庆澜等共同集资250万元,创办了境内最大的盐垦公司——华成公司,其中垦区40万亩、盐区20万亩、斥卤区15万亩,分为5乡13区。
射阳滩涂,人烟稀少,原著居民不善农作,尤不善种植棉花。于是,张謇从启东、海门、南通等地招募大量农民,前来射阳垦荒植棉,形成了射阳的第二次移民潮。史称“启海移民”。启海移民和当地群众融为一体,用勤劳的双手,开垦处女地,拓辟出这片良田沃土。如今,部分启海后裔的射阳人,还能说一口纯正的启海方言,并承继部分启海风俗,但大多语言风俗都已同化。
今天,在射阳县城海都大桥北侧,赫然耸立着高大的张謇全身塑像,这正是射阳人对这位沿海滩涂废灶兴垦植棉先驱者的深切缅怀。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