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体育教师夯实根基

facai369 名字寓意 2024-12-19 7 0

为未来体育教师夯实根基

开幕式上,全体参赛运动员进行《舞动青春》广播体操展示。 全魁博 摄   寒风细雨中,87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精神抖擞,身着运动装、脚蹬运动鞋,一脚脚地将足球射向25米外的小球门……   近日,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在沈阳体育学院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87所学校共348名学生参赛,各位选手在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体操、武术6项专项技能上一展身手,上演了一出“全武行”。   本次大赛共设基础理论、运动技能(专项)、教学技能(微课)、教练技能4项竞赛内容。随着校园足球的不断开展,足球教学与训练已成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杀手锏”,此次参赛的87所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学生参加足球专项技能比赛。   “本次大赛旨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着眼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展示的大舞台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竞赛委员会执行主任王家宏介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已经举办10届,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有三大特点:一是覆盖面广、参赛队伍多。大赛首次实现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域全覆盖、高校类型全覆盖。二是导向性鲜明。大赛面向教学一线,服务实践需求,精简知识性考试,强化教学技能考核,创新增加了教练技能测试。三是突出互鉴性。大赛汇集了全国体育教育战线资深专家,安排了集中教研点评、开放现场观摩及文体交流活动等环节,成为展示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大舞台。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刘海元表示,本次大赛是全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一次大检阅、大交流、大展示,通过优化比赛内容、规范比赛程序、严格评价标准,做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大赛及时分析诊断一线教学改革情况,打造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赛事标杆,采取全封闭命题、双盲式分组、智能化监考、即时化公示等方式,体现出鲜明的公平公正公开导向。   “大赛在一定程度上撬动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做到了重在参与、重在展示交流、重在研讨提高,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未来体育教师的优良精神风貌、教学技能、教练技能和运动技能。”王家宏说,“以前那种只关心比赛名次计较得失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观,大家更关注的是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高校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合格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如何面对新课标带来的新挑战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开始全面实施后,体育与健康课如何上?怎样教?这不仅影响着体育教师,也对整个基础教育界提出了新挑战。   就在基本功大赛举办的前一天,重庆市举行了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该比赛围绕如何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体育教师而展开,涵盖了教师理论知识、教学设计、团体队列队形、片段教学、专业技能以及教师的体能素质六大方面。   重庆市体育教研员屈明向记者介绍,大赛围绕涵盖新课标六大类16个常见体育项目的专业展开,涉及田径、体操、武术、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新兴体育项目。“针对体育教师不会上课,不知道怎么教学,尤其是新教师缺乏对新课标的了解,我们举办教师基本功比赛,就是为了树立标杆,打造优秀体育教师的新样态,告诉教师们,今后的体育与健康课就应该这样教。”他说。   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全面实施以来,部分教师表现出对新课标的不适应,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再培训才能上岗;不少教师依然按照“老师当年怎样教我们,我就怎么教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有的教师带训练是一把好手,却不懂课程教法,不会上课。   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龚坚通过调查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一些高校教师却依然按照传统的方式培养学生,这种“错位”现象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表示,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对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将倒逼更多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及师范院校师生,重视对新课标的学习,加强与广大中小学校的共通、共享、共融。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首大学原党委书记白晋湘指出,新时期的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建立“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基础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学、练、赛活动。“高校必须转变观念,改变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以积极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变化。”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怎么上,大赛就怎么比,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体育课和教师,就着力测试相关能力和素质。这一鲜明的导向性,贯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始终,成为大赛的风向标。”   本次基本功大赛上,江苏省代表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江苏2所参赛高校均获一等奖。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全国大赛之前,该省就举办了第13届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金泉介绍说,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变化、新需求,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加强与新课标相对接、与国赛相衔接,根据新形势创新竞赛规程设计,优化竞赛内容,改革比赛方式,提高了师生的职业适应性,既锻炼了新人,又检验了各高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匹配度。江苏省还多次举办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两项大赛共同促进了体育教师“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也对江苏省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打造新时代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   本次大赛提出“教练员、裁判员第一身份是教育工作者,运动员第一身份是学生,赛场是教室的延伸”的办赛理念,学子们在开幕式展演上英姿飒爽,在教学教练技能考场上果决自信,在运动技能赛场上顽强拼搏;学生志愿者热情亲切、无微不至;裁判专家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充分展现出体育教育战线工作者的阳光向上、勇毅坚强。   在刘海元看来,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他表示,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数量还存在缺口,结构还不够完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升,必须整体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吴键认为,近年来,学校体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与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期待相比仍有差距,下一步仍要坚持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强调,体育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重大使命,是加强和改进体育教育的第一资源和根本依托。“通过举办大赛,可以大力营造重视和加强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掌握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规范的运动技能和突出的教学能力,打造新时代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2日 第04版   思政引领力体现教育强国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彰显教育的意识形态特色,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将确保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确保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确保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思政引领力的重要意义、价值意蕴和实践要求。   正确理解思政引领力的重要意义   思政引领力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对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意味着,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等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并按照正确的政治方向行动。我们党始终强调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不断增强、充分发挥思政引领力,能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人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世界的本质,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深刻认识教育规律,深刻理解党的教育方针、党对教育强国的部署,进而付诸行动;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通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引导人们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梦想;通过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引领人们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凝心聚魂,助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自觉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核心利益。   教育强国建设要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等,提高思政引领力,引导教育战线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用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激发出昂扬斗志,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   全面认识思政引领力的价值意蕴   思政引领力体现教育强国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彰显教育的意识形态特色,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教育强国建设最终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强化思政引领力,才能引领青年学生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确保教育强国正确方向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只有增强思政引领力,以马克思主义为鲜明底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目标指引,才能确保教育事业发展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是凝聚共识,汇聚全社会力量投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需要。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能够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分散的社会力量凝聚起来。只有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突出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才能让广大青年成为立时代潮头、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从而汇聚起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这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形势,西方一些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如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可能会对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产生的冲击,只有强化思政引领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抵御不良思想的渗透,确保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固。   这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从来离不开思想引领。”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可以培育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只有不断增强教育强国的思政引领力,才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创新,引导社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这是提升教育强国的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需要。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教育强国的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可以充分激发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局面,进而提升教育强国的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可以彰显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立场,向世界展现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国教育形象,从而提升教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   准确把握思政引领力的实践要求   如期建成教育强国必须充分发挥思政引领力的支撑作用,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将确保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确保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确保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战略,特别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教育强国建设增强思政引领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就在于,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党的各项建设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筑牢教育战线广大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不懈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铸魂育人。学校和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来引领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的作用;不断创新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思政课教材的方式方法,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蕴含的哲理学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高质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建立、健全和完善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推进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长效机制,高质量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都与思政课协调配合、同向同行。着力健全一体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凝聚各级党组织、家庭、社会协同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合力,不断提升一体化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增强教师队伍的引领意识,提高教师的引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须不断推进,着力培养广大教师的政治信仰,坚定教师队伍的职业信念,着力培养一大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和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教育家型思想政治工作者。广大教师要自觉从教育家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既当好“经师”又做好“人师”,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家型教师。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2日 第05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应以全面推进教师梯队发展为抓手,营造教师成长的良好生态,从机制、肌理、结构和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丰盈优秀教师的“资源池”,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确保政治方向正确。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师德师风始终处于教师评价标准的首位。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学生的引路人,加强政治素养、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是实现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重要任务。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关键在于引导教师守公德、明大德、严私德,坚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让教师守好阵地、站好讲台,确保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坚守职责,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使命。学校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在教师岗位聘用、资格认定、推优评先、职称评审、年度考核和表彰奖励等具体工作中,将师德师风作为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严格师德师风考核。   细化梯队发展平台,改善教师队伍肌理。精准厘定教师成长的最佳起点,并在其成长中的关键节点给予充分培养和激励,提升教师梯队建设层次性、衔接性和科学性,是促进优质师资增长的重要路径。   教育人才梯队建设是一个识别高潜质专业人才的过程,缜密的顶层架构,使教师队伍的肌理更细腻、健康。扩展优秀青年教师、班主任教师的成长载体,细化新任教师、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教育名家五大教师梯队发展平台,坚持梯次推进原则,通过合纵连横建构教师梯队发展体系,即纵向在市、县、学校三级均建立相应的培养工程,横向完善五大教师梯队平台的培养数量、频次、年龄结构和相互衔接等,畅通教师发展渠道,拓宽教师成长空间,科学、系统地锻造全链条优秀教师成长机制。   新任教师是教师成长的原点,以学校为实施主体,采取“师徒结对+集备赛课+集中培训”模式跟踪培养,有利于形成优秀教师辈出的局面。优秀青年教师代表教育事业发展的后劲,关系到骨干教师、中层干部乃至名师名校长的质量,学校可采取名师名校长导师制等,助推优秀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应注重培养骨干教师,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切实发挥骨干作用,力争形成校校都有骨干教师团队、科科都有骨干教师引领的良性发展格局。名师名校长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可依托高校进行导师制培养、通过工作室研修进行培养,注重发挥名师名校长引领作用。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名家,不仅能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且能优化城市更新和发展的人才集聚软环境。我们应多措并举助推一批名师成为业界内外公认的名家,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转化补充调配导向,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坚持问题导向的改革往往掷地有声。针对教师队伍存在的整体超编但结构性短缺,师资配备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较大等突出问题,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区域层面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动态精准监测师生数量的前提下,统筹调配城乡教师资源,缓解学科教师结构性矛盾,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创新教师共享模式。在区域内推动义务教育学段校长和教师交流的基础上,推动优秀教师县域内均衡配置和共享使用。在学区内、办学集团内、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内推行优秀教师共享使用工作机制,并纳入地方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教师招聘方式。尊重教育规律和教师的专业性,坚持多元自主原则,在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考制度的框架内,实行面试前置的招聘方式,将面试权限下放给用人学校,学校根据特色办学需求,自主面试选拔岗位需要的教师。严把教师职业能力关口,将有效提高教师职业准入的专业含金量,有效满足各层次教师需求。同时,学校系统内自主交流调配、职业学校高水平兼职专业教师自主特聘等补充方式,也将满足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强化保障体系建设,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一个链条的整体强度往往由其最薄弱的环节决定。强韧教师成长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方能保障全体教师实现可持续提升。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优先推进原则,在多个层面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建立健全教师发展保障体系,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搭建教师发展技术平台。区域层面要完善教师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和平台等,基于教师发展技术平台实施评审、评比和奖惩,开展培训管理等,推动更加科学、系统地分析教师队伍的大数据,为教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搭建教师全员培训平台。区域层面要建立多样化、多层次、全覆盖的教师培训体系,学校层面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按需设置教师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培训和教学研究等项目,同时搭建教师教学能力线上提升平台,向教师精准推送能力提升培训内容,实现教师在线研究、提升和资源分享。   搭建专业技术岗位发展平台。进一步规范管理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岗位设置,完善适合不同学段特点的职称岗位管理制度。实施对乡村学校教师倾斜的职称政策,在分配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时优先考虑乡村和薄弱学校。建立针对基层中小学教师定向评价和定向使用的职称制度,为其设置单独评审组别。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系202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民办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21CJYJ13]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2日 第06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